三觀
- 拼音sān guān
- 注音ㄙㄢ ㄍㄨㄢ
- 繁體三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三觀[ sān guān ]
⒈ ?佛教語。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。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、假、中三諦。
引證解釋
⒈ ?佛教語。天臺宗的基本教義之一。謂從事物緣起中觀悟空、假、中三諦。
引隋 智顗 《摩訶止觀》卷五上:“一空一切空,無假中而不空,總空觀也;一假一切假,無空中而不假,總假觀也;一中一切中,無空假而不中,總中觀也。即《中論》所説不可思議一心三觀?!?br />明 破慳道人 《一文錢》:“立三觀,破三惑,成三德,捐思絶議,自證菩提。”
清 龔自珍 《己亥雜詩》之二二:“車中三觀夕惕若,七藏靈文電熠若?!?/span>
國語辭典
三觀[ sān guān ]
⒈ ?中國佛教天臺宗對空、假、中三種禪觀的合稱。當(dāng)修行者一再思惟、觀察一切現(xiàn)象都是由心虛構(gòu)的,進而便處在很專注的狀況,在此之時,不見佛果可求,也不見眾生可度,是為空觀。在空觀的基礎(chǔ)上觀察一切現(xiàn)象,也能見、聞、覺知、能作種種分別,但在經(jīng)驗上則如幻、如化,這是假觀,將空觀和假觀對立經(jīng)驗統(tǒng)一是中觀。
引隋·智?〈觀心論〉:「非蹤非疏非五分,三諦三觀在其中?!?/span>
三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觀 | guān guàn | 見 | 6畫 | 基本字義 觀(觀) guān(ㄍㄨㄢ) ⒈ ?看,察看:觀看。觀止(贊嘆所看到的事物極端完美,無以復(fù)加)。觀風(fēng)(a.暗中察看動靜,以定行止;b.觀察民間風(fēng)俗習(xí)慣,生活狀態(tài))。觀陣。觀賞。觀察。觀感。參觀。 ⒉ ?看到的景象或樣子:觀瞻(a.事物的外觀、景象及其留給人們的印象;b.注視,瞻望)。大觀。奇觀。 ⒊ ?對事物的看法、認識:觀點。觀念。主觀。客觀。世界觀。 其他字義 觀(觀) guàn(ㄍㄨㄢˋ) ⒈ ?道教的廟宇:白云 |
三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三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