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瀆
- 拼音sì dú
- 注音ㄙˋ ㄉㄨˊ
- 繁體四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四瀆[ sì dú ]
⒈ ?長江、黃河、淮河、濟(jì)水的合稱。
⒉ ?星名。屬井宿,共四星,在麒麟座內(nèi)。
引證解釋
⒈ ?長江、黃河、淮河、濟(jì)水 的合稱。
引《爾雅·釋水》:“江、河、淮、濟(jì) 為四瀆。四瀆者,發(fā)原注海者也?!?br />《禮記·王制》:“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,五岳視三公,四瀆視諸侯?!?br />《史記·殷本紀(jì)》:“東為 江,北為 濟(jì),西為 河,南為 淮,四瀆已修,萬民乃有居?!?/span>
⒉ ?星名。屬井宿,共四星,在麒麟座內(nèi)。
引《晉書·天文志上》:“東井南垣之東四星曰四瀆, 江 河 淮 濟(jì) 之精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四瀆[ sì dú ]
⒈ ?古代江、淮、河、濟(jì)諸水的總稱。見《爾雅·釋水》。江、淮、河、濟(jì)古時皆獨(dú)流入海,今淮奪于運(yùn)河,濟(jì)奪于黃河,四瀆僅存其二。
四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四 | sì | 囗 | 5畫 | 基本字義 四 sì(ㄙˋ) ⒈ ?數(shù)名,三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肆”代):四方。四邊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體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隸、篆四種字體)。四庫(古籍經(jīng)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稱。亦稱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國畫中對梅、蘭、竹、菊四種花卉題材的總稱)。 ⒉ ?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,相當(dāng)于簡譜中的低音“6”。 異體字 亖 肆 漢英互譯 four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four |
瀆 | dú dòu | 氵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瀆(瀆) dú(ㄉㄨˊ) ⒈ ?水溝,小渠,亦泛指河川:溝瀆。四瀆(古代對中國“長江”、“黃河”、“淮河”、“濟(jì)水”的合稱)。 ⒉ ?輕慢,對人不恭敬:褻瀆。瀆職。煩瀆。 其他字義 瀆(瀆) dòu(ㄉㄡˋ) ⒈ ?古同“竇”,洞。 異體字 瀆 凟 豄 ? 造字法 形聲字:從氵、賣聲 English ditch, sluice, gutter, drain |
四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四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