跋馬
- 拼音bá mǎ
- 注音ㄅㄚˊ ㄇㄚˇ
- 繁體跋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跋馬[ bá mǎ ]
⒈ ?勒馬使回轉(zhuǎn)。
⒉ ?騎馬馳逐。
引證解釋
⒈ ?勒馬使回轉(zhuǎn)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唐高祖武德九年》:“建成、元吉 至 臨湖殿,覺變,即跋馬東歸宮府?!?br />胡三省 注:“跋馬者,搖駷馬銜,偏促一轡,又以兩足搖鼓馬腹,使之迴走?!?/span>
⒉ ?騎馬馳逐。
引唐 嚴武 《巴嶺答杜二見憶》詩:“跋馬望君非一度,冷猿秋雁不勝悲?!?br />宋 王安石 《金明池》詩:“跋馬未堪塵滿眼,夕陽偷理釣魚絲。”
宋 韓元吉 《六州歌頭·桃花》詞:“草軟莎平跋馬,垂楊渡,玉勒爭嘶?!?/span>
跋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毛,四肢強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跋 | bá | 足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跋 bá(ㄅㄚˊ) ⒈ ?翻山越嶺:跋涉。 ⒉ ?踩,踐踏:跋前躓后(喻進退兩難)。 ⒊ ?文章或書籍正文后面的短文,說明寫作經(jīng)過、資料來源等與成書有關(guān)的情況:跋文。跋語。序跋。 異體字 ? 犮 ? 漢英互譯 cross mountains、postcript 造字法 形聲:從足、犮聲 English go by foot; epilogue, colophon |
跋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跋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