蔽旒
- 拼音bì liú
- 注音ㄅ一ˋ ㄌ一ㄡ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蔽旒[ bì liú ]
⒈ ?冠冕前后懸垂的玉飾。借指皇帝面前。語出《孔子家語·入官》:“古者圣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?!?/p>
引證解釋
⒈ ?冠冕前后懸垂的玉飾。借指皇帝面前。
引語出《孔子家語·入官》:“古者圣主冕而前旒,所以蔽明?!?br />明 李東陽 《吊顏魯公詞》:“如公者狀貌不達於蔽旒,足跡不登於巖廊,而乃身任國紀,義存天常。”
蔽旒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旒 | liú | 方 | 13畫 | 基本字義 旒 liú(ㄌ一ㄡˊ) ⒈ ?古代旌旗下邊或邊緣上懸垂的裝飾品:“旌旗垂旒”。 ⒉ ?古代帝王禮帽前后懸垂的玉串:“冕而前旒”。 異體字 ? ? 斿 旈 游 瑬 造字法 形聲:左形右聲 English fringes of pearls on crowns |
蔽 | bì | 艸 | 14畫 | 基本字義 蔽 bì(ㄅ一ˋ) ⒈ ?遮,擋:蔽野。遮蔽。掩蔽。 ⒉ ?隱藏:蔽匿。隱蔽。 ⒊ ?欺騙,隱瞞:蒙蔽。蔽美揚惡。 ⒋ ?概括:一言以蔽之。 異體字 撇 漢英互譯 my、ragged、shabby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敝聲 English cover, hide, conceal; shelter |
蔽旒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蔽旒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