釘子
- 拼音dīng zǐ
- 注音ㄉ一ㄥ ㄗˇ
- 繁體釘子
- 詞性名詞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釘子[ dīng zi ]
⒈ ?一端扁平、一端尖銳的金屬細(xì)棒形物件,起固定、連接作用,也可用以懸掛物品或做別的用處。
英nail; tack;
引證解釋
⒈ ?金屬(間或用竹子)制成的細(xì)棍形的物件。一端有扁平的頭,另一端尖銳,主要起固定或連接作用,也可以用來懸掛物品或作別用。
⒉ ?與“碰”連用,比喻難堪;困難。
引《紅樓夢》第四六回:“依我説,竟別碰這個釘子去?!?br />魯迅 《故事新編·非攻》:“公輸般 碰了一個釘子之后,改口說,但也大約很有了一些酒意?!?br />李佩之 《憶若飛》:“在工作中間碰到了釘子,從未灰心過,總是檢討教訓(xùn)后,繼續(xù)的積極苦干。”
⒊ ?比喻障礙。
引《人民日報(bào)》1977.1.13:“周總理 又對我說:‘你回去要把北大理科辦好,把基礎(chǔ)理論水平提高。這是我交給你的任務(wù)。有什么障礙要掃除,有什么釘子要拔掉。’”
⒋ ?比喻重兵防守處。
引毛澤東 《論持久戰(zhàn)》八六:“突擊點(diǎn)選在左翼,恰當(dāng)敵之弱點(diǎn),容易取勝;選在右翼,碰在敵人的釘子上,不能奏效?!?/span>
⒌ ?指內(nèi)線。
引《花城》1981年第4期(增刊):“咱們埋在忠義軍里的釘子,什么時候才能送來 耿京 的頭?”
國語辭典
釘子[ dīng zi ]
⒈ ?鐵鑄的釘。
釘子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子 | zǐ | 子 | 3畫 | 基本字義 子 zǐ(ㄗˇ) ⒈ ?古代指兒女,現(xiàn)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后輩人,年輕人)。 ⒉ ?植物的果實(shí)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(shí)。 ⒊ ?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⒋ ?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⒌ ?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子彈( dàn )。棋子兒。 ⒍ ?與“母”相對: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輔音)。 ⒎ ?對人的稱呼: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讀書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 ⒏ ?古代對人的尊稱;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|
釘 | dīng dìng | 钅 | 7畫 | 基本字義 釘(釘) dīng(ㄉ一ㄥ) ⒈ ?竹木、金屬制成的呈條形的、可以打入他物的東西:釘子。釘錘。斬釘截鐵。 ⒉ ?緊跟著不放松:釘梢(同“盯梢”)。 ⒊ ?督促,催問:釘問。 其他字義 釘(釘) dìng(ㄉ一ㄥˋ) ⒈ ?把釘或楔子打入他物,把東西固定或組合起來:釘馬掌。釘箱子。 ⒉ ?縫綴:釘鈕扣。 異體字 釘 漢英互譯 nail、tack、follow、hammer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丁聲 English nail, spike; pursue closely |
釘子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釘子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