搴旗
- 拼音qiān qí
- 注音ㄑ一ㄢ ㄑ一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搴旗[ qiān qí ]
⒈ ?拔取敵方旗幟。
⒉ ?高舉旗幟。
引證解釋
⒈ ?拔取敵方旗幟。
引《吳子·料敵》:“然則一軍之中,必有虎賁之士,力輕扛鼎,足輕戎馬,搴旗斬將,必有能者?!?br />漢 司馬遷 《報任安書》:“不能備行伍,攻城野戰(zhàn),有斬將搴旗之功?!?br />唐 杜甫 《前出塞》詩之二:“捷下萬仞岡,俯身試搴旗?!?br />《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史料·廣東紀(jì)事詩》:“笑他兵力輸民力,斬將搴旗幾十村?!?/span>
⒉ ?高舉旗幟。
引黃遠(yuǎn)庸 《政黨安在》:“其四……則臨時奔赴,搴旗吶喊,好為生事者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搴旗[ qiān qí ]
⒈ ?奪取敵人的旗幟。
引《史記·卷九九·叔孫通傳》:「漢王方蒙矢石爭天下,諸生寧能斗乎?故先言斬將搴旗之士?!?/span>
英語to pull and capture the enemy's flag
搴旗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搴 | qiān | 手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搴 qiān(ㄑ一ㄢ) ⒈ ?拔?。簲貙㈠浩?。 異體字 ? 攓 攐 造字法 形聲:從手、寒省聲 English extract; seize; pluck up |
旗 | qí | 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旗 qí(ㄑ一ˊ) ⒈ ?用布、紙、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(biāo)識,多是長方形或方形:旗子。旗幟。旗號。旗艦。旗手。 ⒉ ?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(共分八旗,后又建立蒙古八旗,漢軍八旗),特指屬于滿族的:旗人(滿族人)。旗籍。旗袍。 ⒊ ?中國內(nèi)蒙古自治區(qū)的行政區(qū)劃,相當(dāng)于縣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flag、banner、standard 造字法 形聲:從方、其聲 English banner, flag, streamer |
搴旗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搴旗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