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鄙
- 拼音xī bǐ
- 注音ㄒ一 ㄅ一ˇ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西鄙[ xī bǐ ]
⒈ ?西方的邊邑。
⒉ ?西面邊境。
引證解釋
⒈ ?西方的邊邑。
引《春秋·莊公十九年》:“冬, 齊 人、 宋 人、 陳 人伐我西鄙?!?br />杜預(yù) 注:“鄙,邊邑?!?br />《北史·齊紀(jì)下·幼主》:“寫(xiě)筑西鄙諸城,使人衣黑衣為 羌 兵,鼓譟陵之,親率內(nèi)參臨拒,或?qū)崗澒淙?。?/span>
⒉ ?西面邊境。
引《三國(guó)志·吳志·吳主傳》“權(quán) 羣臣勸即尊號(hào), 權(quán) 不許”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《江表傳》:“往年孤以 玄德 方向西鄙,故先命 陸遜 選眾以待之?!?br />宋 歐陽(yáng)修 《論韓琦范仲淹乞賜召對(duì)事札子》:“臣伏見(jiàn)自西鄙用兵以來(lái),陛下圣心憂念,每有臣寮言及西事,必皆?xún)A心聽(tīng)納。”
明 梁辰魚(yú) 《浣紗記·談義》:“竊謂既甘心於西鄙,必得志於東藩?!?/span>
西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西 | xī | 覀 | 6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西 xī(ㄒ一) ⒈ ?方向,太陽(yáng)落下的一邊,與“東”相對(duì):西面。西曬。西域。西方。西席(舊時(shí)對(duì)幕友或家塾教師的敬稱(chēng)。古代主位在東,賓位在西。亦稱(chēng)“西賓”)。西宮(借指妃嬪)。 ⒉ ?事物的樣式或方法屬于西方的(多指歐美各國(guó)):西學(xué)。西畫(huà)。西餐。西醫(yī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棲 覀 ? 鹵 卥 漢英互譯 west、Western 相關(guān)字詞 中、東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west(ern); westward, occident |
鄙 | bǐ | 阝 | 13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鄙 bǐ(ㄅ一ˇ) ⒈ ?中國(guó)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,五百家為一鄙:鄙師(古官名,周制每縣五鄙,“鄙師”掌其鄙之政令祭祀)。 ⒉ ?郊野之處,邊遠(yuǎn)的地方:邊鄙。 ⒊ ?粗俗:鄙陋。鄙俗。鄙夫。鄙近(庸俗淺近)。 ⒋ ?輕蔑,看不起:鄙視。鄙夷。鄙棄。鄙薄。 ⒌ ?品質(zhì)低劣:卑鄙。 ⒍ ?謙辭,用于自稱(chēng):鄙人。鄙老。鄙見(jiàn)。 ⒎ ?吝嗇:鄙吝。鄙詐(貪吝詐偽)。 異體字 啚 漢英互譯 low、mean、despicable、my、despise、scorn 造字法 形聲 |
西鄙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西鄙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