魯詩
- 拼音lǔ shī
- 注音ㄌㄨˇ ㄕ
- 繁體魯詩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魯詩[ lǔ shī ]
⒈ ?《詩》今文學(xué)派之一。漢初魯人申公所傳。此后,傳《魯詩》的有瑕丘江公、劉向等。西漢時(shí)傳授最廣,至西晉亡佚。
引證解釋
⒈ ?《詩》今文學(xué)派之一。 漢 初 魯 人 申公 所傳。此后,傳《魯詩》的有 瑕丘 江公、劉向 等。 西漢 時(shí)傳授最廣,至 西晉 亡佚。
引《漢書·楚元王劉交傳》:“申公 始為《詩》傳,號‘魯詩’。”
唐 陸德明 《<經(jīng)典釋文>序錄》:“魯 人 申公 受《詩》於 浮丘伯,以《詩經(jīng)》為訓(xùn)故以教,無傳,疑者則闕不傳,號曰‘魯詩’。”
羅惇曧 《文學(xué)源流·三代以上文學(xué)》:“《魯詩》亡於 西晉?!?/span>
國語辭典
魯詩[ lǔ shī ]
⒈ ?漢時(shí)魯人申公培所傳的詩。
魯詩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詩 | shī | 讠 | 8畫 | 基本字義 詩(詩) shī(ㄕ) ⒈ ?文學(xué)體裁的一種,通過有節(jié)奏和韻律的語言反映生活,抒發(fā)情感:詩歌。詩話(①評論詩人、詩歌、詩派以及記錄詩人議論、行事的著作;②古代說唱藝術(shù)的一種)。詩集。詩劇。詩篇。詩人。詩章。詩史。吟詩。 ⒉ ?中國古書名,《詩經(jīng)》的簡稱。 異體字 詩 漢英互譯 longs and shorts、poem、poesy、poetry、verse 造字法 形聲:從讠、寺聲 |
魯 | lǔ | 魚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魯(魯) lǔ(ㄌㄨˇ) ⒈ ?愚拙,蠢笨:愚魯。粗魯。魯莽。 ⒉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山東省西南部。 ⒊ ?中國山東省的別稱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魯 漢英互譯 rash、rude、stupid 造字法 會意:從魚、從日 English foolish, stupid, rash; vulgar |
魯詩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魯詩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