牦靬
- 拼音máo qián
- 注音ㄇㄠˊ ㄑ一ㄢˊ
- 繁體犛靬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牦靬[ máo jiān ]
⒈ ?亦作“牦軒”。
⒉ ?古國名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犛軒”。古國名。
引《漢書·張騫傳》:“因益發(fā)使抵 安息、奄蔡、犛靬、條支、身毒國。”
顏師古 注:“自 安息 以下五國皆西域胡也。 犛靬,即 大秦國 也。”
清 惲敬 《<堅(jiān)白石齋詩集>序》:“是故 秦 權(quán) 漢 尺,以為質(zhì)古,《山經(jīng)》《水注》,以為博雅; 犛軒、竭陀,以為詭逸……然后推為不蹈襲,不規(guī)摹?!?/span>
牦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牦 | máo | 牜 | 8畫 | 基本字義 牦 máo(ㄇㄠˊ) ⒈ ?〔牦?!骋环N牛,全身有長毛,腿短。中國青藏高原地區(qū)出產(chǎn),當(dāng)?shù)厝嗣裼脕砝绾婉W運(yùn)貨物。肉和乳都可食用。 異體字 氂 犛 髦 English tail; hair; yak |
靬 | jiān | 革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靬 jiān(ㄐ一ㄢ) ⒈ ?〔犂( lí )靬〕中國漢代西域國名,即大秦國。 ⒉ ?干皮革。 異體字 釬 |
牦靬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牦靬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