理七
- 拼音lǐ qī
- 注音ㄌ一ˇ ㄑ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理七[ lǐ qī ]
⒈ ?一種齋祭亡魂的迷信儀式。舊俗人死后,生者每七天為之齋供一次,并請和尚誦經(jīng),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,稱為理七。最后一次叫“斷七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一種齋祭亡魂的迷信儀式。舊俗人死后,生者每七天為之齋供一次,并請和尚誦經(jīng),四十九天中共行七次,稱為理七。最后一次叫“斷七”。 《水滸傳》第二回:“太公歿了。
引史進 一面?zhèn)涔讟∈?,請僧修設(shè)好事,追齋理七,薦拔太公?!?br />《儒林外史》第二二回:“后事都是現(xiàn)成的,少不得修齋理七,報喪開吊,都是 牛浦 陪客。”
理七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七 | qī | 一 | 2畫 | 基本字義 七 qī(ㄑ一) ⒈ ?數(shù)名,六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柒”代)。 ⒉ ?文體名,或稱“七體”,為賦體的另一種形式。 ⒊ ?舊時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稱“做七”。 異體字 柒 漢英互譯 seven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even |
理 | lǐ | 王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理 lǐ(ㄌ一ˇ) ⒈ ?物質(zhì)本身的紋路、層次,客觀事物本身的次序:心理。肌理。條理。事理。 ⒉ ?事物的規(guī)律,是非得失的標準,根據(jù):理由。理性。理智。理論。理喻。理解。理想。道理。理直氣壯。 ⒊ ?自然科學(xué),有時特指“物理學(xué)”:理科,數(shù)理化。理療。 ⒋ ?按事物本身的規(guī)律或依據(jù)一定的標準對事物進行加工、處置:理財。理事。管理。自理。修理??偫怼?⒌ ?對別人的言行作出反應(yīng):理睬。答理。 ⒍ ?古代指獄官、法官。 |
理七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理七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