吳門
- 拼音wú mén
- 注音ㄨˊ ㄇㄣˊ
- 繁體吳門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吳門[ wú mén ]
⒈ ?漢冀縣城門名。在今甘肅甘谷縣。
⒉ ?指春秋吳都閶門(一作昌門)。
⒊ ?指蘇州或蘇州一帶。為春秋吳國故地,故稱。
⒋ ?見“吳門派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漢 冀縣 城門名。在今 甘肅 甘谷縣?!逗鬂h書·五行志一》:“王莽 末, 天水 童謡曰:‘出 吳門,望 緹羣 ……’ 吳門,冀 郭門名也。
引緹羣,山名也?!?/span>
⒉ ?指 春秋 吳 都 閶門 (一作 昌門 )。參見“吳練”。
引唐 李白 《殷十一贈栗岡硯》詩:“灑染 中山 毫,光映 吳門 練?!?/span>
⒊ ?指 蘇州 或 蘇州 一帶。為 春秋 吳國 故地,故稱。
引宋 張先 《漁家傲·和程公闢贈別》詞:“天外 吳門 清霅路,君家正在 吳門 住。”
清 侯方域 《司成公家傳》:“初, 文相國 震孟 為 吳門 孝廉,年五十餘,老矣?!?br />沉礪 《吳中雜詠》之一:“要離 塚外五人塚,猶占 吳門 俠氣多。”
⒋ ?見“吳門派”。
吳門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吳 | wú | 口 | 7畫 | 基本字義 吳 wú(ㄨˊ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,后擴(kuò)展至淮河下游一帶:吳鉤(古代吳地出產(chǎn)的一種彎刀,后泛指鋒利的刀劍)。吳越同舟(喻過去的仇人由于當(dāng)前利害一致而成為朋友)。 ⒉ ?中國東漢末年三國之一:吳下阿蒙(喻原先學(xué)識粗淺的人)。 ⒊ ?泛指中國江蘇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一帶:吳語。吳牛喘月(喻見到類似事物就膽怯害怕起來)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吞 吳 呉 造字法 會意:從口、從矢 English name of |
門 | mén | 門 | 3畫 | 基本字義 門(門) mén(ㄇㄣˊ) ⒈ ?建筑物的出入口,又指安裝在出入口能開關(guān)的裝置:門兒。門口。開門見山。 ⒉ ?形狀或作用像門的東西:電門。 ⒊ ?途徑,訣竅:門徑。門道兒。 ⒋ ?舊時指封建家族或家族的一支,現(xiàn)亦指一般的家庭:門第。門風(fēng)。門婿。長( zhǎng )門長子。 ⒌ ?事物的分類:分門別類。 ⒍ ?宗教的教派或?qū)W術(shù)思想的派別:教門。門徒。 ⒎ ?量詞:一門大炮。 ⒏ ?姓。 異體字 門 閅 漢英互譯 door、gate、gateway、ostium、phyl |
吳門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吳門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