荊釵
- 拼音jīng chāi
- 注音ㄐ一ㄥ ㄔㄞ
- 繁體荊釵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荊釵[ jīng chāi ]
⒈ ?荊枝制作的髻釵。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。
⒉ ?借指貧家婦女。
⒊ ?指《荊釵記》。元柯丹丘作?,F(xiàn)今流傳者多為明人改本。寫宋王十朋與妻錢玉蓮雙雙拒絕權(quán)貴威逼,夫妻忠貞相愛的故事。
引證解釋
⒈ ?荊枝制作的髻釵。古代貧家婦女常用之。參見“荊釵布裙”。
引唐 李山甫 《貧女》詩:“平生不識繡衣裳,閒把荊釵亦自傷?!?br />明 潘紱 《老女吟》:“無端忽聽鄰家語,笑整荊釵獨(dú)閉門。”
⒉ ?借指貧家婦女。
引宋 范成大 《臘月村田樂府,分歲詞》:“荊釵勸酒仍祝愿:‘但愿尊前且強(qiáng)健!’”
元 房皞 《貧家女》詩:“持身但如冰雪清,德耀荊釵有令名?!?br />清 陳維崧 《減字木蘭花·歲暮燈下》詞:“零落而今,累汝荊釵伴藁砧。”
⒊ ?指《荊釵記》。 元 柯丹丘 作?,F(xiàn)今流傳者多為 明 人改本。寫 宋 王十朋 與妻 錢玉蓮 雙雙拒絕權(quán)貴威逼,夫妻忠貞相愛的故事。按,此謂重演《荊釵記》故事,形容雙方愛情真摯。
引清 李漁 《比目魚·發(fā)端》:“劉旦 生來饒艷質(zhì), 譚生 一見鐘情極,默訂鸞凰人不識。遭母逼……演《荊釵》,雙雙沉溺?!?/span>
荊釵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荊 | jīng | 艸 | 9畫 | 基本字義 荊 jīng(ㄐ一ㄥ) ⒈ ?落葉灌木,葉有長柄,掌狀分裂,開藍(lán)紫色小花,枝條可編筐籃等(亦稱“楚”):紫荊。荊條。荊棘。披荊斬棘。 ⒉ ?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:負(fù)荊請罪。 ⒊ ?中國古代“九州”之一,春秋時楚國別稱:荊州。荊璞(喻美質(zhì)、未經(jīng)任用的卓越人才)。 ⒋ ?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:拙荊。山荊。荊妻。 ⒌ ?姓。 異體字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、從艸、刑聲 English thorns; brambles; my wife; cane |
釵 | chāi | 钅 | 8畫 | 基本字義 釵(釵) chāi(ㄔㄞ) ⒈ ?婦女的一種首飾,由兩股簪子合成:金釵。玉釵。裙釵(舊指婦女。亦稱“釵裙”)。荊釵布裙(形容婦女裝束樸素)。 異體字 釵 漢英互譯 hairpin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叉聲 English ornamental hairpin |
荊釵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荊釵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