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燕
- 拼音hú yàn
- 注音ㄏㄨˊ 一ㄢ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胡燕[ hú yàn ]
⒈ ?燕的一種。
引證解釋
⒈ ?燕的一種。
引唐 李賀 《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·二月》詩:“勞勞胡燕怨酣春,薇帳逗煙生緑塵?!?br />唐 段成式 《酉陽雜俎·羽篇》:“﹝燕﹞胸斑黑,聲大,名胡燕。其巢有容疋素者。”
《重修政和證類本草·禽上·燕屎》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曰:“燕有兩種,有胡有越。紫胸輕小者是越燕,不入藥用。胸斑黑聲大者是胡燕。俗呼胡燕為夏候,其作窠喜長,人言有容一疋絹者令家富?!?/span>
胡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燕 | yàn yān | 灬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燕 yàn(一ㄢˋ) ⒈ ?鳥類的一科,候鳥,常在人家屋內或屋檐下用泥做巢居住,捕食昆蟲,對農作物有益:燕爾(形容新婚夫婦親睦和美的樣子)。燕好(常用以指男女相愛)。燕侶。燕雀處( chǔ )堂(喻居安而不知遠慮,臨禍卻不能自知)。 ⒉ ?輕慢:“燕朋逆其師”。 ⒊ ?古同“宴”,安閑,安樂。 ⒋ ?古同“宴”,宴飲。 其他字義 燕 yān(一ㄢ) ⒈ ?中國周代諸侯國名,在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南部:燕趙。燕山。燕京。 ⒉ ?姓 |
胡 | hú | 月 | 9畫 | 基本字義 胡(鬍) hú(ㄏㄨˊ) ⒈ ?中國古代稱北邊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遠、隔絕)。 ⒉ ?泛指外國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黃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種管樂器)。 ⒊ ?亂,無道理:胡來。胡鬧。胡吹。胡言亂語。 ⒋ ?文言疑問詞,為什么,何故:胡不歸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⒌ ?嘴周圍和連著鬢角長的須毛:胡須。 ⒍ ?古代指獸類頸下垂肉:“狼跋 |
胡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胡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