椇枳
- 拼音jǔ zhǐ
- 注音ㄐㄨˇ ㄓ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椇枳[ jǔ zhǐ ]
⒈ ?即枳椇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枳椇。參見“椇”。
引《禮記·明堂位》“俎, 殷 以椇” 唐 孔穎達 疏:“椇枳之樹,其枝多曲橈?!?br />陳澔 集說:“椇者,俎之足間橫木,為曲橈之形,如椇枳之樹枝也。”
椇枳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枳 | zhǐ | 木 | 9畫 | 基本字義 枳 zhǐ(ㄓˇ) ⒈ ?落葉灌木或小喬木,小枝多刺,果實黃綠色,味酸不可食,可入藥(亦稱“枸橘”):枳實(中藥稱“枳”、“構(gòu)櫞”等的近成熟的果實)。枳殼(中藥稱“枳”、“枸櫞”等的成熟的果實)。 造字法 形聲:從木、只聲 English trifoliate orange; hedge thorn; (Cant.) a plug |
椇 | jǔ | 木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椇 jǔ(ㄐㄨˇ) ⒈ ?〔枳椇〕a.落葉喬木,葉廣卵形,邊緣有鋸齒,木材供建筑和做家具用,樹皮、種子、木汁和葉均可入藥;b.這種植物的果實,近球形,干燥,熟時肉質(zhì)紅棕色,味甜,可食,亦可釀酒。均亦稱“拐棗”。 異體字 ? |
椇枳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椇枳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