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燭
- 拼音míng zhú
- 注音ㄇ一ㄥˊ ㄓㄨˊ
- 繁體明燭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明燭[ míng zhú ]
⒈ ?古時(shí)祭祀用的燭。
⒉ ?明亮的燭。
⒊ ?明亮地照耀。
⒋ ?引申為明察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時(shí)祭祀用的燭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烜氏》:“以共祭祀之明齍、明燭,共明水?!?/span>
⒉ ?明亮的燭。
引《楚辭·招魂》:“蘭膏明燭,華鐙錯(cuò)些。”
南朝 宋 謝惠連 《雪賦》:“燎薰鑪兮炳明燭,酌桂酒兮揚(yáng)清曲。”
毛澤東 《送瘟神》詩(shī)之二:“借問(wèn)瘟君欲何往,紙船明燭照天燒?!?/span>
⒊ ?明亮地照耀。
引清 姚鼐 《登泰山記》:“蒼山負(fù)雪,明燭天南?!?/span>
⒋ ?引申為明察。
引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勸告北軍將士文》:“我諸同胞如不明燭幾先,即時(shí)反正,他日者大功既定,効用無(wú)門(mén),豈不可惜!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明燭[ míng zhú ]
⒈ ?明亮的燭火。
引《文選·謝惠連·雪賦》:「燎薰?兮炳明燭,酌桂酒兮揚(yáng)清曲。」
《文選·張協(xié)·雜詩(shī)一〇首之一》:「蜻蛚吟階下,飛蛾拂明燭?!?/span>
明燭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(huà)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燭 | zhú | 火 | 10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燭(燭) zhú(ㄓㄨˊ) ⒈ ?用線(xiàn)繩或葦子做中心,周?chē)舷炗?,點(diǎn)著取亮的東西(古代亦稱(chēng)“火炬”):蠟燭?;T。燭光。燭淚。燭臺(tái)。風(fēng)燭殘年。 ⒉ ?洞悉:洞燭其奸。 ⒊ ?燈泡瓦特?cái)?shù)的俗稱(chēng):十五燭的燈泡。 異體字 燭 爞 曯 爥 漢英互譯 candle、illuminate、light up、watt 造字法 形聲:從火、蜀聲 English candle, taper; shine, illuminate |
明 | míng | 日 | 8畫(huà) | 基本字義 明 míng(ㄇ一ㄥˊ) ⒈ ?亮,與“暗”相對(duì):明亮。明媚。明凈。明鑒(a.明鏡;b.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;c.明察)。明滅。明眸。明艷。明星。明珠暗投(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(tuán)伙,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(shí))。 ⒉ ?清楚:明白。明顯。明晰。明了。明確。明朗。 ⒊ ?懂得,了解:明哲保身。不明事理。深明大義。 ⒋ ?公開(kāi),不隱蔽:明說(shuō)。明講。明處。 ⒌ ?能夠看清事物:明察秋毫。耳聰目明。眼明手快。 ⒍ |
明燭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明燭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