禿鹙
- 拼音tū qiū
- 注音ㄊㄨ ㄑ一ㄡ
- 繁體禿鶖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禿鹙[ tū qiū ]
⒈ ?亦作“禿秋”。水鳥名,頭項無毛,狀如鶴而大,色蒼灰,好啖蛇,性貪惡。
⒉ ?嘲人之無發(fā)若禿鹙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禿秋”。水鳥名,頭項無毛,狀如鶴而大,色蒼灰,好啖蛇,性貪惡。
引《詩·小雅·白華》“有鶖在梁” 毛 傳:“鶖,禿鶖也?!?br />鄭玄 箋:“鶖之性貪惡?!?br />晉 崔豹 《古今注·鳥獸》:“扶老,禿秋也。狀如鶴而大,大者頭高八尺,善與人鬭,好啖蛇。”
唐 杜甫 《天邊行》:“洪濤滔天風拔木,前飛禿鶖后鴻鵠。”
⒉ ?嘲人之無發(fā)若禿鹙。
引《資治通鑒·齊明帝永泰元年》:“太中大夫 羊闡 入臨,無髮,號慟俯仰,幘遂脫地,帝輟哭大笑,謂左右曰:禿鶖啼來乎!”
國語辭典
禿鹙[ tū qiū ]
⒈ ?動物名。鳥綱鷲形目。頭頸皆無毛。狀如鶴大,色蒼灰,善與人斗,好啖蛇,性貪惡。也作「?鹙」。
⒉ ?后借以為譏笑禿發(fā)的人。
引《資治通鑒·卷一四一·齊紀七·明帝永泰元年》:「太中大夫羊闡入臨,無發(fā),號慟俯仰,幘遂脫地,帝輟哭大笑,謂左右曰:『禿鹙來呼!』」
禿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禿 | tū | 禾 | 7畫 | 基本字義 禿 tū(ㄊㄨ) ⒈ ?人無頭發(fā),山無樹木,樹木無枝葉:禿子。禿頭。禿頂。 ⒉ ?鳥羽毛脫落,物體失去尖端:禿鷲。禿筆。禿針。 ⒊ ?表示不圓滿、不周全:文章的開頭寫得有點禿。 異體字 禿 痜 漢英互譯 bald、bare、blunt 相關字詞 尖 造字法 象形:像禾穗下垂搖曳 English bald |
鹙 | qiū | 鳥 | 14畫 | 基本字義 鹙(鶖) qiū(ㄑ一ㄡ) ⒈ ?〔禿鹙〕一種頭頸無毛而性貪饞的水鳥。 ⒉ ?(鶖) 異體字 鶖 English large waterfowl with naked head; Garrulus glandarius |
禿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禿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