濡跡
- 拼音rú jì
- 注音ㄖㄨˊ ㄐ一ˋ
- 繁體濡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濡跡[ rú jì ]
⒈ ?見“濡跡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濡蹟”。
⒉ ?謂滯留。
引晉 陸機(jī) 《門有車馬客行》:“念君久不歸,濡跡涉 江 湘。”
⒊ ?駐足。喻出仕。見“濡跡”。
引《后漢書·荀爽傳論》:“意者疑其乖趣舍,余竊商其情,以為出處君子之大致也。平運(yùn)則弘道以求志,陵夷則濡跡以匡時(shí)。”
清 秦篤輝 《平書·人事篇上》:“荀淑 正言于 梁氏 用事之日;子 爽 濡跡于 董卓 專命之朝。”
國語辭典
濡跡[ rú jī ]
⒈ ?停留。
引晉·陸機(jī)〈門有車馬客行〉:「念君久不歸,濡跡涉江湘。」
濡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濡 | rú | 氵 | 17畫 | 基本字義 濡 rú(ㄖㄨˊ) ⒈ ?沾濕,潤澤:濡筆。濡濕。濡染。耳濡目染。相濡以沫(“沫”,唾沫,喻同處困境,以微薄之力相互救助)。 ⒉ ?停留,遲滯:濡滯。 ⒊ ?含忍:濡忍。 異體字 渜 渪 溽 胹 軟 漢英互譯 immerse、moisten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需聲 English immerse, moisten; wet, damp |
跡 | jì | 辶 | 9畫 | 基本字義 跡 jì(ㄐ一ˋ) ⒈ ?腳印:蹤跡。足跡。血跡。筆跡。 ⒉ ?物體遺留下的印痕:印跡。 ⒊ ?前人遺留下的事物:古跡。實(shí)跡。 ⒋ ?追尋蹤跡:“漢求將軍急,跡且至臣家”。 ⒌ ?據(jù)實(shí)跡考知:“跡漢功臣,亦皆割符世爵”。 異體字 蹟 跡 臠 ? ? 漢英互譯 mark、remains、ruins、trace、vestige 造字法 形聲:從辶、亦聲 English traces, impressions, footprints |
濡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濡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