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陰
- 拼音wǔ yīn
- 注音ㄨˇ 一ㄣ
- 繁體五陰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五陰[ wǔ yīn ]
⒈ ?謂《易》剝卦中重疊的五個陰爻。見《易卦變圖》。中醫(yī)稱手太陰、手少陰、足太陰、足少陰、厥陰五條經絡為“五陰”。亦作“五蔭”。即五蕰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《易》剝卦中重迭的五個陰爻。見《易卦變圖》。
⒉ ?中醫(yī)稱手太陰、手少陰、足太陰、足少陰、厥陰五條經絡為“五陰”。
引《靈樞經·經脈》:“五陰氣俱絶,則目系轉,轉則目運。”
⒊ ?亦作“五廕”。即五藴。參見“五藴”。
引北齊 顏之推 《顏氏家訓·歸心》:“原夫四塵五廕,剖析形有。”
《景德傳燈錄·僧肇法師》:“四大元無主,五陰本來空?!?br />章炳麟 《駁神我憲政說》:“數論言神我,非佛家所謂中陰、五陰?!?/span>
國語辭典
五陰[ wǔ yīn ]
⒈ ?佛教用語。陰是堆、積聚的意思。佛教稱構成人或其他眾生的五堆成分為「五陰」。分別為色陰、受陰、想陰、行陰、識陰。其中除色陰外,其余皆屬精神層面。色指組成身體的物質,受指感覺,想指意象、概念,行指意志,識指認識分別作用。由于每一種陰,都是由許多分子積聚而成,故稱為「陰」。
引《維摩詰所說經·卷上》:「樂觀五陰如怨賊?!?/span>
五陰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陰 | yīn | 阝 | 6畫 | 基本字義 陰(陰) yīn(一ㄣ) ⒈ ?中國古代哲學認為宇宙中通貫所有物質的兩大對立面諸一,與“陽”相對:陰陽。一陰一陽謂之道。陰差陽錯。陰盛陽衰。陰虛生熱。圖形:?(U+268B)。 ⒉ ?指“月亮”:太陰(月亮)。陰歷。 ⒊ ?帶負電的:陰電。陰極。陰離子。 ⒋ ?云層較厚,遮住陽光:陰沉。陰雨。陰郁(亦指憂郁,不開朗)。陰霾。 ⒌ ?不見陽光,亦指不見陽光的地方:陰面。陰干( gān )。陰涼,陰影。山陰(山的北面,水的南面)。碑 |
五 | wǔ | 二 | 4畫 | 基本字義 五 wǔ(ㄨˇ) ⒈ ?數名,四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伍”代):五彩。五官。五谷。五金。五代(中國朝代名,后梁、后唐、后晉、后漢、后周先后在中原建立政權的時期)。五帝(中國傳說中的五個帝王,通常指黃帝、顓頊、帝嚳、唐堯、虞舜)。五毒(指蝎、蛇、蜈蚣、壁虎、蟾蜍)。五行(指金、木、水、火、土)。五嶺(指越城嶺,都龐嶺,萌渚嶺、騎田嶺、大庾嶺)。五岳(指東岳泰山、西岳華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和 |
五陰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五陰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