披星帶月
- 拼音pī xīng dài yuè
- 注音ㄆ一 ㄒ一ㄥ ㄉㄞˋ ㄩㄝˋ
- 繁體披星帶月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披星帶月[ pī xīng dài yuè ]
⒈ ?頂著星月奔走。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。亦作:披星戴月。
引證解釋
⒈ ?頂著星月奔走。形容早出晚歸或夜行。
引唐 呂巖 《七言》詩之九四:“擊劍夜深歸甚處,披星帶月折麒麟?!?br />元 無名氏 《合同文字》第二折:“披星帶月心腸緊,過水登山腳步勤?!?br />陳毅 《春興》詩:“夜飯?jiān)谔飰牛菐г職w。”
亦作“披星戴月”?;蚴∽鳌芭恰薄?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三五:“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明 孫仁孺 《東郭記·與其妾訕其良人而相泣于庭中》:“中庭款步自心疑,怎披星而出又復(fù)見星輝?!?br />清 陳夢雷 《宿桑乾題壁》詩:“羽書夾道披星疾,游騎千羣逐草驕?!?br />劉紹棠 《花街》一:“每日早出晚歸,兩頭披星戴月,白天看不見他們的影子?!?/span>
國語辭典
披星帶月[ pī xīng dài yuè ]
⒈ ?形容早出晚歸的辛勤勞苦。元·無名氏也作「披星戴月」。
引《合同文字·第二折》:「披星帶月心腸緊,過水登山腳步勤。」
《初刻拍案驚奇·卷三五》:「那乞僧大來極會做人家,披星帶月,早起晚眠,又且生性慳吝,一文不使,兩文不用,不肯枉費(fèi)著一個錢,把家私掙得偌大?!?/span>
披星帶月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月 | yuè | 月 | 4畫 | 基本字義 月 yuè(ㄩㄝˋ) ⒈ ?地球最大的天然衛(wèi)星(亦稱“月亮”、“月球”):月光(月球反射太陽的光)。月蝕。 ⒉ ?計(jì)時單位:一月。月份。歲月不居(時光不停地流逝)。 ⒊ ?按月出現(xiàn)的,每月的:月刊。月薪。 ⒋ ?形狀像月亮的,圓的:月餅。月琴。 ⒌ ?婦女產(chǎn)后一個月以內(nèi)的時間:月子。 異體字 ? 囝 肉 腎 漢英互譯 Diana、Luna、mo.、month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moon; month; KangXi radical 74 |
星 | xīng | 日 | 9畫 | 基本字義 星 xīng(ㄒ一ㄥ) ⒈ ?天文學(xué)上指宇宙間能發(fā)光的或反射光的天體;一般指夜間天空中發(fā)光的天體:星球。恒星。行( xíng )星。衛(wèi)星。披星戴月。 ⒉ ?細(xì)碎的小顆粒東西:火星兒。 ⒊ ?秤等衡器上記數(shù)的點(diǎn):定盤星。 ⒋ ?軍官衣領(lǐng)上的徽記:五星將軍。 ⒌ ?形容夜間:星行。星奔。 ⒍ ?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:星宿。 ⒎ ?像星一樣排列,分散:星星點(diǎn)點(diǎn)。 ⒏ ?喻某一方面新出現(xiàn)的杰出人物:影星。歌星。 ⒐ ?古代婦女面上所飾的花點(diǎn)。 |
披 | pī | 扌 | 8畫 | 基本字義 披 pī(ㄆ一) ⒈ ?覆蓋在肩背上:披星戴月。 ⒉ ?穿戴:披掛。披甲。 ⒊ ?打開,散開:披襟。披閱。披露(發(fā)表,公布,表露)。所向披靡。 ⒋ ?劈開,裂開:竹竿披了。 異體字 翍 ? 漢英互譯 wrap around 造字法 形聲:從扌、皮聲 English wear; split; crack |
帶 | dài | 巾 | 9畫 | 基本字義 帶(帶) dài(ㄉㄞˋ) ⒈ ?用皮、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:帶子。皮帶。領(lǐng)帶。一衣帶水。 ⒉ ?像帶子的長條物:帶鋼。帶魚。聲帶。 ⒊ ?車輪胎:車帶。外帶。 ⒋ ?區(qū)域:地帶。溫帶。 ⒌ ?佩戴,披掛:帶孝。帶劍。 ⒍ ?隨身拿著:攜帶。帶挈。帶著錢。 ⒎ ?捎,連著,順便做:連帶。帶職。帶累( lěi )(連累)。話中帶刺。 ⒏ ?含有,呈現(xiàn):帶電。帶傷。 ⒐ ?率領(lǐng),引導(dǎo):帶領(lǐng)。帶頭。帶動。以點(diǎn)帶面。 ⒑ ?女子陰道分泌的白色 |
披星帶月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披星帶月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