韻書
- 拼音yùn shū
- 注音ㄩㄣˋ ㄕㄨ
- 繁體韻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韻書[ yùn shū ]
⒈ ?我國古代按韻編排的字書,現(xiàn)存的韻書大都先分平、上、去、入四聲,再分韻部。
例《廣韻》是一部韻書。
英rhythmic dictionary;
引證解釋
⒈ ?分韻編排的字典。為寫作詩、賦、詞、曲者檢索韻字之用?,F(xiàn)存韻書,大都先分四聲,再分韻部。凡同聲調(diào)、同韻的字為一部,取其中一個字為標目,用反切注音。最早的韻書是 三國 魏 李登 《聲類》、 晉 呂靜 《韻集》,久已亡佚。 隋 陸法言 《切韻》,原書亦不傳。 宋 陳彭年 等著《廣韻》,分韻太繁,不便應(yīng)試作詩之用。 金 人始并為一百零六韻,即后來所謂“平水韻”。 元、明、清 以來,文人作詩,都以“平水韻”為標準,沿用至今。
國語辭典
韻書[ yùn shū ]
⒈ ?將同韻的文字分類編輯的字書。目的在檢查字的音韻。如古代的《廣韻》、現(xiàn)代的《中華新韻》等。
韻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韻 | yùn | 音 | 13畫 | 基本字義 韻 yùn(ㄩㄣˋ) ⒈ ?漢語字音中的元音或元音加收尾音,即聲母以外的部分,或聲母和介音以外的部分,稱“韻母”。如t幔睿緄腦夏甘恰搬ng”,hu幔睿緄腦夏甘恰埃踽ng”:韻文(有韻律節(jié)奏的文學(xué)體裁,亦指用這種體裁寫成的文章,包括詩、詞、歌、賦等。區(qū)別于“散文”)。押韻。韻腹(韻母中主要元音)。韻腳(韻文句末押韻的字)。韻律(詩詞中的平仄格式和押韻的規(guī)則)。 ⒉ ?和諧而有節(jié)奏的:韻白。琴韻悠揚。 ⒊ ? |
書 | shū | 乙 | 4畫 | 基本字義 書(書) shū(ㄕㄨ) ⒈ ?成本的著作:書籍。書刊。書稿。書香。書卷氣(指在說話、作文、寫字、畫畫等方面表現(xiàn)出來的讀書人的風格)。書生氣(指讀書人脫離實際的習氣)。 ⒉ ?信:書信。書札。書簡。書函。 ⒊ ?文件:證書。說明書。 ⒋ ?寫字或?qū)懙淖郑簳?。書寫。書桌。書案。書畫?⒌ ?寫文章:大書特書。罄竹難書。 ⒍ ?字體:草書。隸書??瑫?。 ⒎ ?古書名,《尚書》的簡稱(亦稱“書經(jīng)”)。 ⒏ ?某些曲藝形式的通 |
韻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韻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