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嗟
- 拼音yú jiē
- 注音ㄩˊ ㄐ一ㄝ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于嗟[ yú jiē ]
⒈ ?嘆詞。表示贊嘆。
⒉ ?嘆詞。表示悲嘆。
引證解釋
⒈ ?嘆詞。表示贊嘆。
引《詩(shī)·周南·麟之趾》:“振振公子,于嗟麟兮!”
毛 傳:“于嗟,嘆辭。”
《詩(shī)·召南·騶虞》:“彼茁者葭,壹發(fā)五豝,于嗟乎騶虞?!?br />鄭玄 箋:“于嗟者,美之也?!?/span>
⒉ ?嘆詞。表示悲嘆。
引《詩(shī)·邶風(fēng)·擊鼓》:“于嗟洵兮,不我信兮?!?br />鄭玄 箋:“嘆其棄約,不與我相親信。亦傷之?!?br />《史記·呂太后本紀(jì)》:“趙王 餓,乃歌曰……于嗟不可悔兮寧蚤自財(cái),為王而餓死兮誰者憐之!”
唐 元稹 《唐故建州蒲城縣尉元君墓志銘》:“禽交加,六神沒,于嗟 元君 歸此室?!?/span>
國(guó)語辭典
于嗟[ xū jiē ]
⒈ ?嘆息之辭。
引《史記·卷六一·伯夷傳》:「登彼西山兮,采其薇矣。以暴易暴兮,不知其非矣。神農(nóng)、虞、夏,忽焉沒兮,我安適歸矣?于嗟徂兮,命之衰矣!」
于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(yù)歸于老師”;c.對(duì),如“勤于學(xué)習(xí)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(dòng)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(dòng)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嗟 | jiē | 口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嗟 jiē(ㄐ一ㄝ)、yuē(ㄩㄝ) ⒈ ?文言嘆詞:嗟乎。嗟嘆。嗟來之食。 異體字 ? 差 漢英互譯 lament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差聲 English sigh, alas |
于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于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