土豚
- 拼音tǔ tún
- 注音ㄊㄨˇ ㄊㄨㄣ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土豚[ tǔ tún ]
⒈ ?盛有沙土的草袋子,用來防水或筑城,形狀如小豬,故名。哺乳動物,頭部狹長,背部呈弓形,尾巴長,耳大而直立,嘴成管狀,舌細(xì)長,全身毛稀少,黑褐色。晝伏夜出,吃螞蟻等昆蟲。產(chǎn)于非洲。
引證解釋
⒈ ?盛有沙土的草袋子,用來防水或筑城,形狀如小豬,故名。
引《三國志·魏志·蔣濟(jì)傳》:“豫作土豚,遏斷湖水?!?/span>
⒉ ?哺乳動物,頭部狹長,背部呈弓形,尾巴長,耳大而直立,嘴成管狀,舌細(xì)長,全身毛稀少,黑褐色。晝伏夜出,吃螞蟻等昆蟲。產(chǎn)于 非洲。
國語辭典
土豚[ tǔ tún ]
⒈ ?動物名。一種食蟻獸。哺乳綱貧齒目。頭部狹長,背部呈弓形,尾巴長。耳大而直立,嘴成管狀,舌細(xì)長,以白蟻等昆蟲為主食。
英語aardvark
德語Erdferkel (lat: Orycteropus afer)? (S, Bio)?
土豚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豚 | tún | 豕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豚 tún(ㄊㄨㄣˊ) ⒈ ?〔豚鼠〕哺乳動物,亦稱“荷蘭豬”、“天竺鼠”。 ⒉ ?小豬,亦泛指豬:豚肩。豚蹄。豚兒(謙稱自己的兒子)。 異體字 腞 逐 豘 肫 ? 漢英互譯 pig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豕聲 English small pig, suckling pig; suffle |
土 | tǔ | 土 | 3畫 | 基本字義 土 tǔ(ㄊㄨˇ) ⒈ ?地面上的泥沙混合物:土壤。黃土。 ⒉ ?疆域:國土。領(lǐng)土。 ⒊ ?本地的,地方性的:故土。 ⒋ ?民間生產(chǎn)的(區(qū)別于“洋”):土方(民間流傳的藥方,亦稱“偏方”)。 ⒌ ?不合潮流:土氣。 ⒍ ?未熬制的鴉片:煙土。 ⒎ ?中國古代樂器八音之一。 ⒏ ?中國少數(shù)民族,主要分布于青海?。和磷?。 ⒐ ?姓。 異體字 圡 社 漢英互譯 dust、earth、ground、homemade、land、local、soil、unrefined 相關(guān)字詞 洋 造字法 象形:像土塊 |
土豚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土豚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