毫忽
- 拼音háo hū
- 注音ㄏㄠˊ ㄏㄨ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毫忽[ háo hū ]
⒈ ?謂極微小的一點(diǎn)點(diǎn)。忽、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單位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極微小的一點(diǎn)點(diǎn)。忽、毫均是微小的度量單位。
引宋 蘇軾 《上皇帝書》:“差舛毫忽,則邪沴之氣干之矣?!?br />《水滸傳》第一〇三回:“及至過了十日,將簿呈遞稟支價(jià)銀,那里有毫忽兒發(fā)出來?!?br />清 趙翼 《行圍即景·跳駝》詩:“翩然驀過駝背來,不著駝毛一毫忽?!?br />瞿秋白 《<赤都心史>序》:“我心靈的影和響,或者在宇宙間偶然留纖微毫忽的痕跡呵!”
毫忽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忽 | hū | 心 | 8畫 | 基本字義 忽 hū(ㄏㄨ) ⒈ ?粗心,不注意:忽視。疏忽。忽略。玩忽職守。 ⒉ ?迅速,突然:忽而。忽然。忽地。忽高忽低。 ⒊ ?長(zhǎng)度和重量單位(十忽為一絲,十絲為一毫):忽微(極言細(xì)微)。微忽其微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ignore、neglect、overlook、suddenly 造字法 形聲:從心、勿聲 English suddenly, abruptly; neglect |
毫 | háo | 毛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毫 háo(ㄏㄠˊ) ⒈ ?細(xì)長(zhǎng)而尖的毛:毫毛。毫發(fā)( fā )。毫末(喻極微小的數(shù)量或部分)。絲毫。 ⒉ ?指毛筆:揮毫。毫素。 ⒊ ?中國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繩:頭毫。二毫。 ⒋ ?中國市制計(jì)量單位,十毫等于一厘(長(zhǎng)度、地積、重量單位);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(面積單位)。 ⒌ ?方言,貨幣單位,角、毛。 ⒍ ?數(shù)量極少,一點(diǎn)兒(限用于否定式):毫不費(fèi)力。毫無二致。 ⒎ ?與某一物理量的單位連用時(shí),表示該量的千分之一:毫米 |
毫忽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毫忽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