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象
- 拼音bǐ xiàng
- 注音ㄅ一ˇ ㄒ一ㄤ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比象[ bǐ xiàng ]
⒈ ?亦作“比像”。比擬象征。指譬喻、比擬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比像”。
⒉ ?比擬象征。
引《左傳·桓公二年》:“五色比象,昭其物也?!?br />杜預 注:“車服器械之有五色,皆以比象天地四方,以示器物不虛設。”
《國語·周語中》:“服物昭庸,采飾顯明,文章比象?!?br />韋昭 注:“比象,比文以象山龍華蟲之屬也。”
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思比象於紫微,恨 阿房 之不可廬?!?/span>
⒊ ?指譬喻、比擬。
引五代 王仁裕 《開元天寶遺事·冰筯》:“﹝帝﹞問妃子曰:‘所玩何物耶?’妃子笑而答曰:‘妾所玩者,冰筯(指冰條)也。’帝謂左右曰:‘妃子聰惠,比象可愛也!’”
明 袁宏道 《瓶史·使令》:“丁香瘦,玉簪寒,秋海棠嬌,然有酸態(tài), 鄭康成、崔秀才 之侍兒也。其他不能一一比像,要之皆有名于世?!?/span>
國語辭典
比象[ bǐ xiàng ]
⒈ ?比擬譬喻、比方形象。
引《國語·周語中》:「服物昭庸,采飾顯明,文章比象。」
三國吳·韋昭·注:「比象,比文以象山、龍、華蟲之屬?!?br />《文選·張衡·西京賦》:「思比象于紫微,恨阿房之不可廬。」
比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象 | xiàng | 豕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象 xiàng(ㄒ一ㄤˋ) ⒈ ?哺乳動物,是目前地球陸地上最大的哺乳類動物,多產(chǎn)在印度、非洲等熱帶地區(qū),門牙極長,可用于雕刻成器皿或藝術品:象牙。象牙寶塔(喻脫離群眾和生活的文學家、藝術家的小天地)。 ⒉ ?形狀,樣子:形象。景象。氣象。現(xiàn)象。想象。象征。萬象更新。象聲。象形。 異體字 像 漢英互譯 as、elephant、shape、imitate、seem、look as if 造字法 象形:像大象之形 English elephant; ivory; figure, image |
比 | bǐ | 比 | 4畫 | 基本字義 比 bǐ(ㄅ一ˇ) ⒈ ?較量高低、長短、遠近、好壞等:比賽。比附。對比。評比。 ⒉ ?能夠相匹:今非昔比。無與倫比。 ⒊ ?表示比賽雙方勝負的對比:三比二。 ⒋ ?表示兩個數(shù)字之間的倍數(shù)、分數(shù)等關系:比例。比值。 ⒌ ?譬喻,摹擬:比如。比方。比興( xìng )(文學寫作的兩種手法?!氨取笔瞧┯鳎弧芭d”是烘托)。比畫。比況(比照,相比)。 ⒍ ?靠近,挨著:比比(一個挨一個,如“比比皆是”)。比肩繼踵。比鄰。鱗次櫛比 |
比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比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