罪隸
- 拼音zuì lì
- 注音ㄗㄨㄟˋ ㄌ一ˋ
- 繁體罪隸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罪隸[ zuì lì ]
⒈ ?古時(shí)罪人家屬之男性沒入官府為奴者。
⒉ ?泛指罪人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時(shí)罪人家屬之男性沒入官府為奴者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厲》:“其奴,男子入于罪隸?!?br />《周禮·秋官·序官》:“罪隸百有二十人?!?br />賈公彥 疏:“古者身有大罪,身既從戮,男女緣坐,男子入於罪隸,女子入於舂稾?!?/span>
⒉ ?泛指罪人。
引《陳書·世祖紀(jì)》:“屢虧聽覽,事多壅積,寃滯靡申,幽枉弗鑒。念茲罪隸,有甚納隍。”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罪隸[ zuì lì ]
⒈ ?罪人家屬?zèng)]入官府為奴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厲》:「其奴,男子入于罪隸,女子入于舂槁?!?/span>
⒉ ?職官名。古時(shí)掌理服役各官府,以及一切使令小事。
引《周禮·秋官·司隸》:「罪隸掌役百官府,與凡有守者,掌使令之小事?!?/span>
罪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罪 | zuì | 罒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罪 zuì(ㄗㄨㄟˋ) ⒈ ?犯法的行為:犯罪。罪人。認(rèn)罪。有罪。罪惡。罪名。罪魁。罪行。罪證。罪責(zé)。罪孽(迷信的人認(rèn)為應(yīng)受到報(bào)應(yīng)的罪惡)。罪不容誅。 ⒉ ?過(guò)失,把過(guò)失歸到某人身上:功罪。罪愆。罪尤(“尤”,過(guò)失,罪過(guò))。歸罪于人。 ⒊ ?刑罰:判罪。畏罪。待罪。請(qǐng)罪。 ⒋ ?苦難,痛苦:受罪。 異體字 辠 漢英互譯 sin、blame、crime、fault、guilt、pain、suffering 造字法 會(huì)意:從網(wǎng)、從非 English crime, sin, vice; evil; hardship |
隸 | lì | 隸 | 8畫 | 基本字義 隸(隸) lì(ㄌ一ˋ) ⒈ ?附屬,屬于:隸屬。配隸(從屬)。直隸中央。 ⒉ ?封建時(shí)代的衙役:隸卒。皂隸。徒隸。 ⒊ ?舊時(shí)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隸。隸仆。 ⒋ ?隸書,漢字的一種書體,由篆書簡(jiǎn)化演變而成:隸書。隸字。漢隸。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 |
罪隸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罪隸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