絲緡
- 拼音sī mín
- 注音ㄙ ㄇ一ㄣˊ
- 繁體絲緡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絲緡[ sī mín ]
⒈ ?見“絲緡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絲緍”。
引1.《詩·召南·何彼襛矣》:“其釣維何,維絲伊緡?!?br />后因稱釣絲為“絲緡”。 宋 范仲淹 《臨川羨魚賦》:“顧絲緡而則不,俯漪漣而奈何?!?/span>
⒉ ?絲繩。舊時民間傳說,男女出生后即有月老用赤繩暗系雙方之足,訂為夫妻。因以“絲緡”指婚姻。參閱 唐 李復(fù)言 《續(xù)玄怪錄·定婚店》。
引清 和邦額 《夜譚隨錄·孿生》:“既各締其絲緍,恒不調(diào)其琴瑟。”
絲緡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絲 | sī | 一 | 5畫 | 基本字義 絲(絲) sī(ㄙ) ⒈ ?蠶吐出的像線的東西,是織綢緞等的原料:蠶絲。絲綢。緙(kè)絲(中國特有的一種絲織的手工藝品。亦作“刻絲”)。 ⒉ ?像絲的東西:鐵絲。菌絲。肉絲。游絲。 ⒊ ?計量單位名,10忽是1絲,10絲是1毫。 ⒋ ?表示極少或極小的量:一絲不差。 一絲笑容。 ⒌ ?綿長的思緒或感情:情絲。愁絲。 ⒍ ?指弦樂器:絲竹(琴、瑟、簫、笛等樂器的總稱。竹指管樂器)。 異體字 絲 漢英互譯 a threadlike thing、silk、thread 造 |
緡 | mín | 纟 | 12畫 | 基本字義 緡(緡) mín(ㄇ一ㄣˊ) ⒈ ?古代穿銅錢用的繩子。 ⒉ ?釣魚繩。 ⒊ ?古代計量單位:錢十緡(即十串銅錢,一般每串一千文)。 異體字 緡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fishing-line; cord; string of coi |
絲緡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絲緡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