鯢鱙
- 拼音ní yáo
- 注音ㄋ一ˊ 一ㄠˊ
- 繁體鯢鱙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鯢鱙[ ní miáo ]
⒈ ?鯢魚。
引證解釋
⒈ ?鯢魚。
引漢 趙曄 《吳越春秋·闔閭內(nèi)傳》:“吳 在辰,其位龍也,故小城南門上反羽為兩鯢鱙,以象龍角。”
鯢鱙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鱙 | yáo | 魚 | 23畫 | 基本字義 鱙 yáo(一ㄠˊ) ⒈ ?〔三鱙〕即“三苗”,中國古國名。 統(tǒng)一碼 鱙字UNICODE編碼U+9C59,10進制: 40025,UTF-32: 00009C59,UTF-8: E9 B1 99。 鱙字位于中日韓統(tǒng)一表意文字(CJK Unified Ideographs)。 |
鯢 | ní | 魚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鯢(鯢) ní(ㄋ一ˊ) ⒈ ?〔大鯢〕兩棲動物,身體長而扁,生在山溪中。肉鮮美可食。叫的聲音像嬰兒,所以俗稱“娃娃魚”。 ⒉ ?〔小鯢〕兩棲動物,體形與大鯢相似,但較小,牙齒呈V形,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。 ⒊ ?(鯢) 異體字 鯢 漢英互譯 giant salamander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兒聲 English Cryptobranchus japonicus; a salamander |
鯢鱙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鯢鱙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