藜蘆
- 拼音lí lú
- 注音ㄌ一ˊ ㄌㄨˊ
- 繁體藜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藜蘆[ lí lú ]
⒈ ?又稱黑藜蘆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在山地,有毒。中醫(yī)入藥,主治痰涎壅閉、喉痹、癲癇等癥,外用于疥癬,有催吐作用。在農(nóng)業(yè)上可做殺蟲劑。
引證解釋
⒈ ?又稱黑藜蘆。多年生草本植物。生在山地,有毒。中醫(yī)入藥,主治痰涎壅閉、喉痹、癲癇等癥,外用于疥癬,有催吐作用。在農(nóng)業(yè)上可做殺蟲劑。
引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草六·藜蘆》:“藜蘆則吐風(fēng)痰者也。”
清 黃宗羲 《明夷待訪錄·兵制二》:“﹝ 黥布、彭越 ﹞無所藉于 漢王 而 漢王 藉之,猶治病者之服烏喙、藜蘆也?!?/span>
國語辭典
藜蘆[ lí lú ]
⒈ ?植物名。百合科藜蘆屬,多年生草本。莖青紫,高二、三尺,葉狹長,有平行脈,春日開花,小而紫黑,根莖皆有毛。有毒,可供藥用。也作「蔾蘆」、「鹿蔥」。
藜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蘆 | lú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蘆 lú(ㄌㄨˊ) ⒈ ?〔蘆葦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邊,莖中空,莖可編席,亦可造紙。簡稱“蘆”,如“蘆花”、“蘆根”、“蘆笛”、“蘆席”、“蘆蕩”;亦簡稱“葦”,如“蘆叢”、“蘆塘”、“蘆箔”、“蘆蕩”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蘆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ushes, reeds |
藜 | lí | 艸 | 18畫 | 基本字義 藜 lí(ㄌ一ˊ) ⒈ ?〔藜蘆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葉細(xì)長,花紫黑色,有毒,可入藥。 ⒉ ?一年生草本植物,莖直立,嫩葉可吃。莖可以做拐杖(亦稱“灰條菜”):藜仗。藜藿(指粗劣的飯菜)。 異體字 蔾 ? 漢英互譯 goosefoot、pigweed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黎聲 English Chenopodium album, pigweed |
藜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藜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