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猊
- 拼音táng ní
- 注音ㄊㄤˊ ㄋ一ˊ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唐猊[ táng ní ]
⒈ ?即唐夷。詳“唐夷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唐夷。詳“唐夷”。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唐猊[ táng ní ]
⒈ ?古代一種兇猛的野獸。皮堅(jiān)厚,可以制甲,后用為甲的代稱。
引《水滸傳·第五六回》:「這一副甲披在身上,又輕又穩(wěn),刀劍箭矢,急不能透。人都喚做賽唐猊?!?/span>
唐猊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唐 | táng | 口 | 10畫 | 基本字義 唐 táng(ㄊㄤˊ) ⒈ ?夸大,虛夸:荒唐。唐大無(wú)驗(yàn)。 ⒉ ?空,徒然:功不唐捐(功夫不白費(fèi))。 ⒊ ?傳說中的中國(guó)朝代名,堯所建。 ⒋ ?朝代名:唐代。唐詩(shī)。唐僧。唐人。唐三彩。后唐。 ⒌ ?古代朝堂前或宗廟門內(nèi)的大路。 ⒍ ?古同“螗”,指蟬。 ⒎ ?姓。 異體字 啺 塘 漢英互譯 T'ang 造字法 形聲 |
猊 | ní | 犭 | 11畫 | 基本字義 猊 ní(ㄋ一ˊ) ⒈ ?〔狻猊〕見“狻”。 異體字 貎 麑 English lion; wild beast; wild horse |
唐猊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唐猊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