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馬
- 拼音xíng mǎ
- 注音ㄒ一ㄥˊ ㄇㄚˇ
- 繁體行馬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行馬[ xíng mǎ ]
⒈ ?攔阻人馬通行的木架。一木橫中,兩木互穿以成四角,施之于官署前,以為路障。俗亦稱鹿角,古謂梐枑。清末明初時(shí),衙署及大第宅門旁猶有設(shè)者,俗呼拒馬叉子。
引證解釋
⒈ ?攔阻人馬通行的木架。一木橫中,兩木互穿以成四角,施之於官署前,以為路障。俗亦稱鹿角,古謂梐枑。 清 末 明 初時(shí),衙署及大第宅門旁猶有設(shè)者,俗稱拒馬叉子。參閱 宋 程大昌 《演繁露·行馬》。
引《周禮·天官·掌舍》“掌舍掌王之會(huì)同之舍,設(shè)梐枑再重” 漢 鄭玄 注:“梐枑謂行馬,行馬再重者,以周圍,有外內(nèi)別?!?br />唐 李商隱 《九日》詩(shī):“郎君官貴施行馬,東閣無(wú)因再得窺。”
宋 趙彥衛(wèi) 《云麓漫鈔》卷十:“東晉 時(shí)有檢校御史專掌行馬,外事以 吳混 為之?!?br />清 張之洞 《讀史絕句·李商隱》:“芙蕖霧夕樂(lè)新知, 牛 李 裴回史有辭;未卜郎君行馬貴,后賢應(yīng)笑 義山 癡?!?/span>
行馬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馬 | mǎ | 馬 | 3畫 | 基本字義 馬(馬) mǎ(ㄇㄚˇ) ⒈ ?哺乳動(dòng)物,頸上有鬃,尾生長(zhǎng)毛,四肢強(qiáng)健,善跑,供人騎或拉東西:馬匹。駿馬。馬到成功。馬首是瞻(喻跟隨別人行動(dòng))。 ⒉ ?大:馬蜂。馬勺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、horse、horseflesh、neddy、steed、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87 |
行 | háng xíng | 行 | 6畫 | 基本字義 行 háng(ㄏㄤˊ) ⒈ ?行列:字里行間。羅列成行。 ⒉ ?兄弟姐妹的次弟;排行:我行二,你行幾? ⒊ ?步行的陣列。 ⒋ ?量詞。用于成行的東西:淚下兩行。 ⒌ ?某些營(yíng)業(yè)所:銀行?;ㄐ小I绦?。 ⒍ ?行業(yè):同行。各行各業(yè)。 ⒎ ?用長(zhǎng)的針腳成行地連綴:行棉襖。行幾針。 其他字義 行 xíng(ㄒ一ㄥˊ) ⒈ ?走:行走。步行。旅行。行蹤。行百里者半九十。行云流水(喻自然不拘泥)。行遠(yuǎn)自邇。 ⒉ ?出外時(shí)用的:行裝。行篋。行李。 |
行馬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行馬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