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旌
- 拼音sān jīng
- 注音ㄙㄢ ㄐ一ㄥ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三旌[ sān jīng ]
⒈ ?指公、侯、伯三公。
⒉ ?三面旌旗。
引證解釋
⒈ ?指公、侯、伯三公。參見(jiàn)“三圭”。
引《莊子·讓王》:“子綦 為我延之以三旌之位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三旌,三公位也。 司馬 本作三珪。”
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(jiàn)記·制科》:“屠羊 隱名, 楚王 延以三旌之位。”
明 方孝孺 《樂(lè)壽堂記》:“自茲以往,縱僥倖有成,而竊五鼎之食,三旌之位,亦無(wú)與於樂(lè)矣?!?/span>
⒉ ?三面旌旗。
引清 朱彝尊 《題汪檢討楫乘風(fēng)破浪圖》詩(shī):“瑯函錦題國(guó)門出,車前騶唱揚(yáng)三旌?!?/span>
三旌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三 | sān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三 sān(ㄙㄢ) ⒈ ?數(shù)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(jù)上常用大寫“叁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guó)(中國(guó)朝代名)。 ⒉ ?表示多次或多數(shù)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異體字 叁 參 弎 漢英互譯 three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three |
旌 | jīng | 方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旌 jīng(ㄐ一ㄥ) ⒈ ?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子。又指普通的旗子:旌旗。旌銘(舊時(shí)喪禮,柩前書死者姓名的旗幡)。 ⒉ ?表?yè)P(yáng):旌表。 異體字 旍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banner or flag adorned with feathers; to signal |
三旌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三旌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