響葫蘆
- 拼音xiǎng hú lú
- 注音ㄒ一ㄤˇ ㄏㄨˊ ㄌㄨˊ
- 繁體響葫蘆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響葫蘆[ xiǎng hú lú ]
⒈ ?見“響胡蘆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響胡蘆”。
國語辭典
響葫蘆[ xiǎng hú lu ]
⒈ ?玻璃制成的玩具,吹時(shí)有聲音。
⒉ ?樂器名。以椰子科植物果實(shí)干燥后,由里面的種子發(fā)聲的打擊樂器。盛行于中南美洲 ,為拉丁音樂不可缺少的樂器。
響葫蘆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響 | xiǎng | 口 | 9畫 | 基本字義 響(響) xiǎng(ㄒ一ㄤˇ) ⒈ ?聲音:響聲。響箭。響馬(舊稱在路上搶劫財(cái)物的強(qiáng)盜,因搶劫時(shí)先放響箭而得名)。音響(a.聲音,多就聲音所產(chǎn)生的效果說;b.泛稱收音、錄音、擴(kuò)音等設(shè)備)。 ⒉ ?發(fā)出聲音:鐘響了。 ⒊ ?聲音高,聲音大:響亮。響徹云霄(響聲直達(dá)高空,形容聲音十分嘹亮)。 ⒋ ?回聲:響應(yīng)( yìng )。如響斯應(yīng)(喻反應(yīng)迅速)。 異體字 響 ? 漢英互譯 sound、noise、echo、ring、loud 造字法 形聲:從口、向聲 English mak |
蘆 | lú | 艸 | 7畫 | 基本字義 蘆 lú(ㄌㄨˊ) ⒈ ?〔蘆葦〕多年生草本植物,多生于水邊,莖中空,莖可編席,亦可造紙。簡稱“蘆”,如“蘆花”、“蘆根”、“蘆笛”、“蘆席”、“蘆蕩”;亦簡稱“葦”,如“蘆叢”、“蘆塘”、“蘆箔”、“蘆蕩”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蘆 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rushes, reeds |
葫 | hú | 艸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葫 hú(ㄏㄨˊ) ⒈ ?〔葫蘆〕a.一年生草本植物,果實(shí)像大小兩個(gè)球連在一起,可以盛酒或供觀賞;b.這種植物的果實(shí)。 ⒉ ?大蒜的別稱。 異體字 瓠 造字法 形聲:從艸、胡聲 English bottle-gourd |
響葫蘆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響葫蘆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