氣稟
- 拼音qì bǐng
- 注音ㄑ一ˋ ㄅ一ㄥˇ
- 繁體氣稟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氣稟[ qì bǐng ]
⒈ ?見“氣稟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見“氣稟”。亦作“氣稟”。謂受之于氣。
引《韓非子·解老》:“稽萬物之理,故不得不化;不得不化,故無常操;無常操,是以死生氣稟焉,萬智斟酌焉,萬事廢興焉?!?br />后世用以指人生來就有的氣質(zhì)。 《禮記·中庸》“天命之謂性” 宋 朱熹 集注:“性道雖同,而氣稟或異,故不能無過不及之差?!?br />《明史·儒林傳二·劉邦采》:“刮磨砥礪,以融氣稟,絶外誘?!?br />清 王夫之 《張子正蒙注·太和》:“有生之后,雖氣稟物欲相窒相梏,而克自修治,即可復(fù)健順之性?!?br />魯迅 《集外集拾遺補(bǔ)編·破惡聲論》:“顧民生多艱,是性日薄,洎夫今,乃僅能見諸古人之記録,與氣稟未失之農(nóng)人?!?/span>
⒉ ?亦作“氣稟”。即餼廩。俸祿。
引章炳麟 《秦政記》:“明 制貴其宗室孽子諸王,雖不與政柄,而公卿為伏謁;耳孫疏屬,皆氣稟於縣官。”
氣稟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氣 | qì | 氣 | 4畫 | 基本字義 氣(氣) qì(ㄑ一ˋ) ⒈ ?沒有一定的形狀、體積,能自由散布的物體:氣體。 ⒉ ?呼吸:沒氣了。氣厥。氣促。氣息。一氣呵成。 ⒊ ?自然界寒、曖、陰、晴等現(xiàn)象:氣候。氣溫。氣象。 ⒋ ?鼻子聞到的味:氣味。臭氣。 ⒌ ?人的精神狀態(tài):氣概。氣節(jié)。氣魄。氣派。氣餒。 ⒍ ?怒,或使人發(fā)怒:不要?dú)馕伊恕鈵?。氣盛?shèng )。忍氣吞聲。 ⒎ ?欺壓:受氣。 ⒏ ?中醫(yī)指能使人體器官發(fā)揮機(jī)能的動(dòng)力:氣功。氣血。氣虛。 ⒐ ?中醫(yī) |
稟 | bǐng | 示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稟 bǐng(ㄅ一ㄥˇ) ⒈ ?承受,生成的:稟性。稟賦。 ⒉ ?指下對(duì)上報(bào)告:稟報(bào)。稟復(fù)?;胤A。 異體字 稟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report to, petition |
氣稟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氣稟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