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臘
- 拼音zuò là
- 注音ㄗㄨㄛˋ ㄌㄚˋ
- 繁體坐臘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坐臘[ zuò là ]
⒈ ?亦作“坐蠟”。遇到為難的事;陷入尷尬的境地。
⒉ ?坐夏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坐蠟”。遇到為難的事;陷入尷尬的境地。
引老舍 《龍須溝》第一幕:“我說今兒個(gè)又得坐蠟不是?”
梁斌 《紅旗譜》五九:“咱是朋友嘛,我能叫你坐臘?我有了災(zāi)難,你能抄著手兒看著?”
⒉ ?坐夏。
引唐 玄奘 《大唐西域記·印度總述》:“印度 僧徒依佛圣教坐雨安居……前代譯經(jīng)律者,或云坐夏,或云坐臘。”
坐臘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坐 | zuò | 土 | 7畫 | 基本字義 坐 zuò(ㄗㄨㄛˋ) ⒈ ?古人雙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腳后跟上,這是其本義,后泛指以臀部著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墊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盤膝坐著死去)。坐禪。坐功。坐騎。 ⒉ ?乘,搭:坐車。坐船。 ⒊ ?堅(jiān)守,引申為常駐,不動:“楚人坐其北門,而覆諸山下”。坐莊。 ⒋ ?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對著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 ⒌ ?把鍋、壺等放在火上:坐鍋。 ⒍ ?物體向后施壓力:房頂往后坐。 ⒎ ?介詞,因,由于, |
臘 | là xī | 月 | 12畫 | 基本字義 臘(臘) là(ㄌㄚˋ) ⒈ ?古代在農(nóng)歷十二月合祭眾神叫做臘,因此農(nóng)歷十二月叫臘月。 ⒉ ?冬天(多在臘月)腌制后風(fēng)干或熏干的肉:臘肉。臘魚。臘味。 ⒊ ?姓。 其他字義 臘 xī(ㄒ一) ⒈ ?干肉:“噬臘肉,遇毒。” ⒉ ?晾干:“燃得而臘之以為餌。” ⒊ ?皮膚皴皺。 異體字 臘 昔 造字法 形聲:從月、昔聲 English year end sacrifice; dried meat |
坐臘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坐臘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