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斯
- 拼音yú sī
- 注音ㄩˊ ㄙ
- 繁體於斯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于斯[ yú sī ]
⒈ ?同“于此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同“於此”。
引《楚辭·漁父》:“屈原 既放,游於江潭……漁父見而問(wèn)之曰:‘子非三閭大夫歟?何故至於斯?!?br />三國(guó) 魏 李康 《運(yùn)命論》:“‘既明且哲,以保其身’、‘詒厥孫謀以燕翼子’者,昔吾先友,嘗從事於斯矣。”
晉 袁宏 《三國(guó)名臣序贊》:“時(shí)值龍顏,則當(dāng)年控三杰。 漢 之得材,於斯為貴?!?br />南朝 梁 任昉 《為齊明帝讓宣城郡公第一表》:“家國(guó)之事,一至於斯,非臣之尤,誰(shuí)任其咎?!?/span>
國(guó)語(yǔ)辭典
于斯[ yú sī ]
⒈ ?在這里。
例如:「他生于斯,長(zhǎng)于斯,對(duì)此地存有一分熱愛(ài)?!?/span>
于斯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于 | yú | 二 | 3畫 | 基本字義 于 yú(ㄩˊ) ⒈ ?介詞(a.在,如“生于北京”;b.到,如“榮譽(yù)歸于老師”;c.對(duì),如“勤于學(xué)習(xí)”;d.向,如“出于自愿”;e.給,如“問(wèn)道于盲”;f.自,從,如“取之于民”;g.表比較,如“重于泰山”;h.表被動(dòng),如“限于水平”)。 ⒉ ?后綴(a.在形容詞后,如“疏于防范”;b.在動(dòng)詞后,如“屬于未來(lái))。 ⒊ ?姓。 異體字 丂 虧 亐 於 漢英互譯 for、of、to、when、at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in, on, at; go to; surnam |
斯 | sī | 斤 | 12畫 | 基本字義 斯 sī(ㄙ) ⒈ ?這,這個(gè),這里:斯人。斯時(shí)。以至于斯。 ⒉ ?乃,就:有備斯可以無(wú)患。 ⒊ ?劈:“墓門有棘,斧以斯之”。 ⒋ ?古同“廝”,卑賤。 ⒌ ?古同“澌”,盡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撕 纚 漢英互譯 this 造字法 形聲:從斤、其聲 English this, thus, such; to lop off; emphatic particle |
于斯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于斯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