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獺
- 拼音yú tǎ
- 注音ㄩˊ ㄊㄚˇ
- 繁體魚獺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魚獺[ yú tǎ ]
⒈ ?水獺。
引證解釋
⒈ ?水獺。
引南朝 宋 劉敬叔 《異苑》卷一:“永寧縣 濤山 有河,水色紅赤,有自然石橋,多魚獺異禽?!?br />亦指水獺皮。 《紅樓夢(mèng)》第十八回:“﹝ 賈妃 ﹞於是進(jìn)入行宮,只見庭燎燒空,香屑布地,火樹琪花,金窗玉檻,説不盡簾捲蝦鬚,毯鋪魚獺,鼎飄麝腦之香,屏列雉尾之扇?!?/span>
魚獺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魚 | yú | 魚 | 8畫 | 基本字義 魚(魚) yú(ㄩˊ) ⒈ ?脊椎動(dòng)物的一類,生活在水中,一般有鱗和鰭,用鰓呼吸,冷血:魚蝦。魚蟲。魚網(wǎng)。魚躍。魚貫(像魚游一樣先后相續(xù))。魚雁(書信,信息)。魚米鄉(xiāng)。魚尾紋。魚目混珠。魚質(zhì)龍文(喻虛有其表)。 ⒉ ?姓。 異體字 魚 漢英互譯 barracuda、fish 造字法 象形:像魚形 English fish; surname; KangXi radical 195 |
獺 | tǎ | 犭 | 16畫 | 基本字義 獺(獺) tǎ(ㄊㄚˇ) ⒈ ?〔水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腳短,趾間有蹼,體長(zhǎng)七十余厘米。晝伏夜出,善游水,食魚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貴的襲皮。 ⒉ ?〔旱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前肢發(fā)達(dá)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傳播者。亦稱“土撥鼠”。 ⒊ ?〔海獺〕哺乳動(dòng)物,體圓而長(zhǎng),毛皮很珍貴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稱“海龍”。 異體字 獺 ? 漢英互譯 otter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賴聲 English otter |
魚獺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魚獺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