縞紕
- 拼音gǎo pī
- 注音ㄍㄠˇ ㄆ一
- 繁體縞紕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縞紕[ gǎo pī ]
⒈ ?帽的白色緣邊。
引證解釋
⒈ ?帽的白色緣邊。
引《魏書·禮志四》:“就如 鄭 義,二十七月而禫,二十六月升,布深衣,素冠,縞紕及黃裳、綵纓以居者,此則三年之餘哀,不在服數(shù)之內(nèi)也。”
縞紕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縞 | gǎo | 纟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縞(縞) gǎo(ㄍㄠˇ) ⒈ ?未經(jīng)染色的絹。 ⒉ ?白色:“連觀霜縞,周除冰凈”。縞素。 異體字 縞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高聲 English white raw silk |
紕 | pī pí bǐ | 纟 | 7畫 | 基本字義 紕(紕) pī(ㄆ一) ⒈ ?布帛絲縷等破壞散開:線紕了。把這一團(tuán)毛線紕開。 其他字義 紕(紕) pí(ㄆ一ˊ) ⒈ ?在衣冠或旗幟上鑲邊:“素絲紕之”。 ⒉ ?所鑲的邊緣:“縞冠素紕”。 其他字義 紕(紕) bǐ(ㄅ一ˇ) ⒈ ?古代中國西北少數(shù)民族所織的獸毛布。 異體字 紕 造字法 形聲:從纟、比聲 English spoiled silk; hem of dress; mista |
縞紕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縞紕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