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鼎
- 拼音fāng dǐng
- 注音ㄈㄤ ㄉ一ㄥ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方鼎[ fāng dǐng ]
⒈ ?兩耳四足的方形飪食器。商周時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,如考古出土的獸面乳釘紋方鼎、司母戊方鼎、禾大方鼎等。
引證解釋
⒈ ?兩耳四足的方形飪食器。 商 周 時代流行并多用作祭器,如考古出土的獸面乳釘紋方鼎、司母戊方鼎、禾大方鼎等。
引《左傳·昭公七年》:“晉侯 有間,賜 子產(chǎn)莒 之二方鼎?!?br />孔穎達(dá) 疏引 服虔 曰:“鼎三足則圓,四足則方?!?br />馬承源 《中國古代青銅器·青銅禮器樂器及其它用器》:“澆鑄如此巨大的方鼎(獸面乳釘紋方鼎),這在生產(chǎn)斗爭中確實是一個非凡的成就?!?/span>
國語辭典
方鼎[ fāng dǐng ]
⒈ ?方形的鼎。鼎的原始用途為炊具,古時餐具不齊全,飯菜煮熟了就著鼎吃,所以也用為盛食器。后來又常用鼎祭祀死者,作為祭器,以及用為宗廟中和朝會歃盟大典時的禮器。到了周代,鼎又有象征國家權(quán)力的作用,視為傳國重器。天子多以鼎賞記功臣的勛業(yè),也常有人鑄鼎銘述祖先的德善、傳給子孫。鼎多為體圓、腹大、三足與兩耳的容器,也有四足的方鼎。
方鼎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(dǎo)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鼎 | dǐng | 鼎 | 12畫 | 基本字義 鼎 dǐng(ㄉ一ㄥˇ) ⒈ ?古代烹煮用的器物,一般是三足兩耳:銅鼎。鼎食(列鼎而食,指豪侈生活)。鼎鑊。 ⒉ ?鍋:鼎罐。鼎鍋。 ⒊ ?古代視為立國的重器,是政權(quán)的象征:鼎彝。九鼎。定鼎。問鼎。鼎祚(國運)。 ⒋ ?象征三方并立、互相對峙:鼎峙。鼎足之勢。 ⒌ ?大:鼎族。鼎臣。鼎力支持。 ⒍ ?正當(dāng),正在:鼎盛( shèng )。 異體字 ? 鐤 鼑 ? 漢英互譯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, three-legged bronze caldron |
方鼎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方鼎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