萍藻
- 拼音píng zǎo
- 注音ㄆ一ㄥˊ ㄗㄠ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萍藻[ píng zǎo ]
⒈ ?即浮萍。
引證解釋
⒈ ?即浮萍。參見“浮萍”。
引《淮南子·墬形訓(xùn)》:“蔈生萍藻,萍藻生浮草?!?br />三國 魏 曹丕 《于玄武陂作》詩:“萍藻泛濫浮,澹澹隨風(fēng)傾?!?br />魯迅 《野草·好的故事》:“我仿佛記得曾坐小船經(jīng)過 山陰 道,兩岸邊的烏桕、新禾……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,隨著每一打槳,各各夾帶了閃爍的日光,并水里的萍藻游魚,一同蕩漾?!?/span>
萍藻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藻 | zǎo | 艸 | 19畫 | 基本字義 藻 zǎo(ㄗㄠˇ) ⒈ ?隱花植物的一大類,無根、莖、葉等部分的區(qū)別,有葉綠素可以自己制造養(yǎng)料,種類很多,海水和淡水里都有,極少數(shù)可生活在陸地的陰濕地方:水藻。海藻。小球藻。藻類植物。 ⒉ ?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,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:貍藻。金魚藻。 ⒊ ?指華麗的文彩、文辭:藻思(多采的文思)。藻麗。藻繪(文采)。藻井(中國傳統(tǒng)建筑物天花板上一方一方的彩畫)。藻鏡(指品評鑒別。亦稱“藻鑒”)。辭藻 |
萍 | píng | 艸 | 11畫 | 基本字義 萍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一年生草本植物,浮生水面,葉子扁平,表面綠色,背面紫紅色,葉下生須根,開白花,稱“浮萍”,亦稱“青萍”、“紫萍”,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蹤:萍泊。萍蹤。萍水相逢。 異體字 蓱 蘋 ? 漢英互譯 duckweed 造字法 形聲:從氵、蘋聲 English duckweed; wandering, traveling |
萍藻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萍藻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