襞幅
- 拼音bì fú
- 注音ㄅ一ˋ ㄈㄨ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襞幅[ bì fú ]
⒈ ?折疊布幅以為裳。穿著長大的裳,形容無為而治的樣子。相傳“黃帝、堯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”。見《易·系辭下》。
引證解釋
⒈ ?折迭布幅以為裳。穿著長大的裳,形容無為而治的樣子。相傳“黃帝、堯、舜 垂衣裳而天下治”。見《易·繫辭下》。
引《子華子·晏子問黨》:“堯 居於衢室之宮,垂衣而襞幅?!?/span>
襞幅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幅 | fú | 巾 | 12畫 | 基本字義 幅 fú(ㄈㄨˊ) ⒈ ?布的寬度:幅面。雙幅。寬幅。 ⒉ ?泛指事物的寬度:幅度。幅員(“幅”是寬度,“員”是周圍。指疆域或領土的面積。如“我國幅幅廣大”)。振幅。篇幅。 ⒊ ?邊緣:邊幅。 ⒋ ?量詞,用于布帛、圖畫等:一幅畫。五幅布。 異體字 ? 畐 ? 漢英互譯 breadth 造字法 形聲:從巾、聲 English piece, strip, breadth of, hem |
襞 | bì | 衣 | 19畫 | 基本字義 襞 bì(ㄅ一ˋ) ⒈ ?衣服和腸、胃等內部器官上的褶子:皺襞。胃襞。 ⒉ ?摺疊衣裙。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:從衣、辟聲 English fold, pleat, crease |
襞幅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襞幅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