巴賨
- 拼音bā cóng
- 注音ㄅㄚ ㄘㄨㄥˊ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巴賨[ bā cóng ]
⒈ ?謂巴中地帶。
⒉ ?指巴中一帶的人。
⒊ ?古代巴人所交納的賦稅。巴人呼賦為賨,故稱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 巴 中地帶。
引漢 揚雄 《蜀都賦》:“東有 巴賨,綿亙 百濮?!?br />宋 歐陽修 《初至夷陵蘇子美見寄》詩:“巴賨 舡賈集,蠻市酒旗招?!?/span>
⒉ ?指 巴 中一帶的人。
引唐 李賀 《惱公》詩:“數(shù)錢教姹女,買藥問 巴 賨?!?/span>
⒊ ?古代 巴 人所交納的賦稅。 巴 人呼賦為賨,故稱。
引唐 陸龜蒙 《再酬襲美先輩見和讀<襄陽耆舊傳>之作》詩:“誰比 蜀 嚴(yán)靜,誰方 巴 賨貲?!?/span>
巴賨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賨 | cóng | 貝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賨 cóng(ㄘㄨㄥˊ) ⒈ ?中國秦漢時期四川、湖南等地少數(shù)民族所繳的一種賦稅。亦指這些少數(shù)民族。 異體字 賩 English tribute paid in cloth by the tribes in Szechwan and Yunnan under the Han dynasty |
巴 | bā | 巳 | 4畫 | 基本字義 巴 b?。è浓冢?⒈ ?粘結(jié)著的東西:泥巴。鍋巴。 ⒉ ?粘貼,依附在別的東西上:飯巴鍋了。巴結(jié)別人。 ⒊ ?貼近:前不巴村,后不巴店。 ⒋ ?盼,期望:巴望。 ⒌ ?張開:巴著眼睛。 ⒍ ?古國名,在今中國四川省東部。 ⒎ ?中國四川省東部,泛指四川:巴蜀。巴山蜀水。 ⒏ ?詞尾,讀輕聲:尾巴。嘴巴。 ⒐ ?大蛇:巴蛇(傳說中能吞大象的蛇)。 ⒑ ?氣壓的壓強單位。 ⒒ ?壓強單位。 ⒓ ?姓。 異體字 ? 笆 漢英互譯 bar、be close to、 |
巴賨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巴賨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