狉獉
- 拼音pī zhēn
- 注音ㄆ一 ㄓㄣ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狉獉[ pī zhēn ]
⒈ ?草木叢雜,野獸出沒。
英natural wildenness;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狉榛”。原始野蠻。
引明 張煌言 《上延平王書》:“若以中國師徒,委之波濤漂渺之中,拘之風(fēng)土狉獉之地,真乃入于幽谷。”
清 龔自珍 《辨仙行》:“一雙仙犬無狉獉,人間儒派方狺狺。”
清 王樹榮 《<元秘史潤文>序》:“且觀是書所述,始則食草木之實(shí)、鳥獸之肉以為生,既而漸成部落,既而漸立君長,不翅游目古初,親見狉榛形狀,而人類由野蠻以日進(jìn)化於文明,亦愈信而有徵。”
魯迅 《漢文學(xué)史綱要》第一篇:“試察今之蠻民,雖狀極狉獉,未有衣服宮室文字,而頌神抒情之什,降靈召鬼之人,大抵有焉?!?/span>
狉獉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獉 | zhēn | 犭 | 13畫 | 基本字義 獉 zhēn(ㄓㄣ) ⒈ ?〔獉狉( pī )〕草木叢雜,野獸出沒的原始景象,如“若以中國師徒,委之波濤漂渺之中,拘之風(fēng)土獉獉之地,真乃入于幽谷。” ⒉ ?同“榛”。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秦聲 |
狉 | pī | 犭 | 8畫 | 基本字義 狉 pī(ㄆ一) ⒈ ?〔狉狉〕形容野獸轟動,如“鹿豕?fàn)驙颉薄?異體字 豾 造字法 形聲:從犭、丕聲 English fox-cub |
狉獉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狉獉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