鯢鰍
- 拼音ní qiū
- 注音ㄋ一ˊ ㄑ一ㄡ
- 繁體鯢鰍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鯢鰍[ ní qiū ]
⒈ ?見“鯢鰍”。
引證解釋
⒈ ?亦作“鯢鰍”。泥鰍。泛指小魚。
引《莊子·庚桑楚》:“夫?qū)こV疁希摁~無所還其體,而鯢鰌為之制。”
陸德明 釋文:“《廣雅》云:制,折也。謂小魚得曲折也。”
宋 蘇軾 《上皇帝書》:“王者之用人,如 江 河,江 河 所趨,百川赴焉,蛟龍生之。及其去而之他,則魚鱉無所還其體,而鯢鰍為之制?!?/span>
鯢鰍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鰍 | qiū | 魚 | 17畫 | 基本字義 鰍(鰍) qiū(ㄑ一ㄡ) ⒈ ?〔泥鰍〕魚,體圓,尾側(cè)扁,皮上有黏液很滑。生活在河湖、水田等處,常鉆在泥中,肉可食。常用以喻人的滑頭。 ⒉ ?(鰍) 異體字 鰍 English loach |
鯢 | ní | 魚 | 16畫 | 基本字義 鯢(鯢) ní(ㄋ一ˊ) ⒈ ?〔大鯢〕兩棲動物,身體長而扁,生在山溪中。肉鮮美可食。叫的聲音像嬰兒,所以俗稱“娃娃魚”。 ⒉ ?〔小鯢〕兩棲動物,體形與大鯢相似,但較小,牙齒呈V形,生活在水邊的草地里。 ⒊ ?(鯢) 異體字 鯢 漢英互譯 giant salamander 造字法 形聲:從魚、兒聲 English Cryptobranchus japonicus; a salamander |
鯢鰍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鯢鰍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