史鈔
- 拼音shǐ chāo
- 注音ㄕˇ ㄔㄠ
- 繁體史鈔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史鈔[ shǐ chāo ]
⒈ ?摘抄一史或合抄眾史的書籍。《宋史·藝文志》始有“史鈔”一門。有專抄一史者,如《漢書鈔》、《晉書鈔》之類;有合抄眾史者,如《正史削繁》、《新舊唐書合鈔》之類。此類史書,博取約存,對(duì)讀者有一定的方便。
引證解釋
⒈ ?摘抄一史或合抄眾史的書籍。 《宋史·藝文志》始有“史鈔”一門。有專抄一史者,如《漢書鈔》、《晉書鈔》之類;有合抄眾史者,如《正史削繁》、《新舊唐書合鈔》之類。此類史書,博取約存,對(duì)讀者有一定的方便。 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·史部二一·史鈔類》:“帝魁 以后書,凡三千二百四十篇, 孔子 刪取百篇。此史鈔之祖也。
引《宋志》始自立門?!?/span>
國語辭典
史鈔[ shǐ chāo ]
⒈ ?摘錄史籍而成的書。如宋代呂祖謙所編寫的《十七史詳節(jié)》?!端问匪囄闹尽肥剂惺封n一門。其后書目皆因之。也作「史抄」。
史鈔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史 | shǐ | 口 | 5畫 | 基本字義 史 shǐ(ㄕˇ) ⒈ ?自然界和人類社會(huì)的發(fā)展過程,亦指記述、研究這些的文字和學(xué)科:歷史。通史。斷代史。近代史。世界史。文學(xué)史。史詩。史部(古代圖書分類的一大部類,包括各類歷史著作)。史壇。史評(píng)。史前(沒有書面記錄的遠(yuǎn)古)。史不絕書。 ⒉ ?古代掌管記載史事的官:太史。內(nèi)史。 ⒊ ?古代官職:刺史。御史。 ⒋ ?姓。 異體字 ? 漢英互譯 history 造字法 會(huì)意 English history, chronicle, annals |
鈔 | chāo | 钅 | 9畫 | 基本字義 鈔(鈔) chāo(ㄔㄠ) ⒈ ?同“抄”。 ⒉ ?紙幣:鈔票。現(xiàn)鈔。兌換外鈔。 異體字 鈔 漢英互譯 bank note、paper money 造字法 形聲:從钅、少聲 English paper money, bank notes; copy |
史鈔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史鈔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