螻螲
- 拼音lóu zhì
- 注音ㄌㄡˊ ㄓˋ
- 繁體螻螲
- 詞性暫無(wú)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(wú)組合信息
詞語(yǔ)解釋
螻螲[ lóu zhì ]
⒈ ?螻蛄。
引證解釋
⒈ ?螻蛄。
引《方言》第十一:“螻螲謂之螻蛄?!?/span>
螻螲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螻 | lóu | 蟲 | 15畫 | 基本字義 螻(螻) lóu(ㄌㄡˊ) ⒈ ?〔螻蛄〕昆蟲,褐色,有翅,前腳強(qiáng)化為挖掘足,能掘地,咬農(nóng)作物的根。亦稱“天螻”、“蛞螻”、“土狗”;簡(jiǎn)稱“螻”,如“螻蟻”(用以代表微小的生物,喻力量薄弱或地位低微的人)。 ⒉ ?(螻) 異體字 螻 造字法 形聲:從蟲、婁聲 English a mole cricket, Gryllotalpa africana |
螲 | dié zhì | 蟲 | 17畫 | 基本字義 螲 dié(ㄉ一ㄝˊ) ⒈ ?〔螲蟷〕一種生活在地下的蜘蛛,黑褐色,在土里打穴,穴口有蓋,可以開(kāi)合,伺小蟲經(jīng)過(guò),翻蓋捕捉。 其他字義 螲 zhì(ㄓˋ) ⒈ ?〔螻螲〕螻蛄。 異體字 |
螻螲的近義詞
- 暫無(wú)近義詞信息
螻螲的反義詞
- 暫無(wú)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