排簫
- 拼音pái xiāo
- 注音ㄆㄞˊ ㄒ一ㄠ
- 繁體排簫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排簫[ pái xiāo ]
⒈ ?古代管樂器。也稱簫。編竹而成,大者二十三管,小者十六管,按律排列于木櫝中,上端平齊,下端兩旁長而中部短,參差不同,故又名“參差”。管底以蠟蜜封堵的稱“底簫”,無底的稱“洞簫”。木櫝以紅或黑色髹漆,有戧作云形者,則稱“云簫”。
⒉ ?吹簫。
引證解釋
⒈ ?古代管樂器。也稱簫。編竹而成,大者二十三管,小者十六管,按律排列于木櫝中,上端平齊,下端兩旁長而中部短,參差不同,故又名“參差”。管底以蠟蜜封堵的稱“底簫”,無底的稱“洞簫”。木櫝以紅或黑色髹漆,有戧作云形者,則稱“云簫”。參閱《通典·樂四》。
引《元史·禮樂志二》:“簫二,編竹為之。每架十有六管,闊尺有六分。黑搶金鸞鳳為飾,鍮石釘鉸。以黃絨紃維於人項,左右復垂紅絨絛結(jié)。架以木為之,高尺有二寸,亦號排簫?!?br />郭沫若 《屈原》第二幕:“第四人為 湘夫人,女像,面色綠,馀與 湘君 相似,手執(zhí)排簫?!?/span>
⒉ ?吹簫。
引宋 馬子嚴 《水龍吟·為陳坂種玉莊作》詞:“弄玉 排簫, 許瓊 揮拍,胎禽飛舞?!?/span>
國語辭典
排簫[ pái xiāo ]
⒈ ?樂器名,由長短不同的竹管比連而成,故稱為「排簫」。分為大小二種,大者二十三(或二十四)?管,小者十六管。
排簫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簫 | xiāo | 竹 | 14畫 | 基本字義 簫(簫) xiāo(ㄒ一ㄠ) ⒈ ?管樂器名,古代的“排簫”是許多管子排在一起的,現(xiàn)代用一根管子,豎著吹,亦稱“洞簫”。 ⒉ ?弓的末端。 異體字 簫 簘 造字法 形聲:從竹、肅聲 English bamboo flute |
排 | pái pǎi | 扌 | 11畫 | 基本字義 排 pái(ㄆㄞˊ) ⒈ ?除去,推開:排出。排斥。排水。排外。排擠。排山倒海。排憂解難。 ⒉ ?擺成行列:排列。排隊。排字。排印。排筆。排場。 ⒊ ?排成的行列:排頭。前排。 ⒋ ?軍隊的編制單位,“班”的上一級。 ⒌ ?練習演戲:排戲。 ⒍ ?竹或木平擺著編扎成的水上交通工具:木排。竹排。排運。 其他字義 排 pǎi(ㄆㄞˇ) ⒈ ?〔排子車〕用人力拉運東西的一種車,多用于運貨。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range、eject、exclude、line、plat |
排簫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排簫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