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方
- 拼音zhī fāng
- 注音ㄓ ㄈㄤ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知方[ zhī fāng ]
⒈ ?知禮法。語本《論語·先進(jìn)》:“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。”劉寶楠正義引鄭玄曰:“方,禮法也?!?/p>
⒉ ?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。
引證解釋
⒈ ?知禮法。
引語本《論語·先進(jìn)》:“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?!?br />劉寶楠 正義引 鄭玄 曰:“方,禮法也。”
《后漢書·桓譚傳》:“天下知方,而獄無怨濫矣?!?br />宋 葉適 《胡崇禮墓志銘》:“生而知方,學(xué)而蹈道,識(shí)當(dāng)成身,豈限常報(bào)!”
孫中山 《大總統(tǒng)告海陸軍士文》:“凡此攻城克敵之豐功,皆吾將士有勇知方之表證。”
⒉ ?謂知道正確的行為方向。
引《荀子·君道》:“尚賢使能,則民知方?!?br />王先謙 集解:“知方,皆知所向。”
國語辭典
知方[ zhī fāng ]
⒈ ?知禮法,明大義。
引《論語·先進(jìn)》:「可使有勇,且知方也?!?br />《后漢書·卷二八上·桓譚傳》:「天下知方,而獄無怨濫矣。」
知方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知 | zhī zhì | 矢 | 8畫 | 基本字義 知 zhī(ㄓ) ⒈ ?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(jìn)。知情達(dá)理。 ⒉ ?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 ⒊ ?學(xué)識(shí),學(xué)問:知識(shí),求知。無知。 ⒋ ?主管:知縣(舊時(shí)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。知賓(指主管招待賓客的人。亦稱“知客”)。 ⒌ ?彼此了解:相知。知音。知近。 ⒍ ?彼此了解、交好的人:故知(老朋友)。 其他字義 知 zhì(ㄓˋ) ⒈ ?古同“智”,智慧。 異體字 智 漢英互 |
方 | fāng | 方 | 4畫 | 基本字義 方 fāng(ㄈㄤ) ⒈ ?四個(gè)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邊形或六個(gè)面都是方形的立體;正方形.長方形 ⒉ ?數(shù)學(xué)上指某數(shù)自乘的積:方根。平方。開方。 ⒊ ?人的品行端正:方正。方直。 ⒋ ?一邊或一面:方向。方面。 ⒌ ?地區(qū),地域:地方。方志。方言。方物。方圓。方隅(邊疆)。方輿(指領(lǐng)域,亦指大地)。 ⒍ ?辦法,做法,技巧:方式。方法。教導(dǎo)有方。貽笑大方。 ⒎ ?種,類:變幻無方。儀態(tài)萬方。 ⒏ ?為治療某種疾病而組合起來的若 |
知方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知方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