駑下
- 拼音nú xià
- 注音ㄋㄨˊ ㄒ一ㄚˋ
- 繁體駑下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駑下[ nú xià ]
⒈ ?謂資質(zhì)駑鈍,才能低下。
引證解釋
⒈ ?謂資質(zhì)駑鈍,才能低下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:“荊軻 曰:‘此國之大事,臣駑下,恐不足任使。’”
《漢書·卜式傳》:“臣聞主媿臣死。羣臣宜盡其死節(jié),其駑下者宜出財以佐軍?!?br />宋 司馬光 《辭修起居注第二狀》:“臣非惡居顯榮,樂在疎賤,顧以駑下之質(zhì),不相當(dāng)稱?!?br />嚴(yán)復(fù) 《道學(xué)外傳》:“質(zhì)雖駑下,無創(chuàng)得之智,無遠(yuǎn)略之懷……意者亦必有可觀者焉。”
國語辭典
駑下[ nú xià ]
⒈ ?才能低淺。
引《漢書·卷五八·卜式傳》:「其駑下者,宜出財以佐軍?!?/span>
⒉ ?對人自謙賤劣之辭。
引《戰(zhàn)國策·燕策三》:「此國之大事也,臣駑下,恐不足任使?!?/span>
駑下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下 | xià | 一 | 3畫 | 基本字義 下 xià(ㄒ一ㄚˋ) ⒈ ?位置在低處的,與“上”相對:下層。下款。 ⒉ ?等級低的:下級。下品。下乘(佛教用語,一般借指文學(xué)藝術(shù)的平庸境界或下品)。下里巴人(泛指通俗的普及的文學(xué)藝術(shù),常與“陽春白雪”對舉)。 ⒊ ?方面,方位:兩下都同意。 ⒋ ?次序或時間在后的:下卷。下次。下限。 ⒌ ?由高處往低處,降落:下山。下車。下馬。下達(dá)。 ⒍ ?使降落:下半旗。下棋。 ⒎ ?進(jìn)入:下海。 ⒏ ?投送:下書。 ⒐ ?到規(guī)定時間 |
駑 | nú | 馬 | 8畫 | 基本字義 駑(駑) nú(ㄋㄨˊ) ⒈ ?劣馬,走不快的馬:駑駘(“駘”也是劣馬,喻庸才)。駑馬十駕(喻愚鈍的人只要不斷努力,也能有成就)。 ⒉ ?喻愚鈍無能:駑鈍。駑弱。駑散(愚鈍懶散)。駑蹇(喻才能平庸低下)。 異體字 駑 造字法 形聲:從馬、奴聲 English tired, old horse; old, weak |
駑下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駑下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