余隸
- 拼音yú lì
- 注音ㄩˊ ㄌ一ˋ
- 繁體餘隸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余隸[ yú lì ]
⒈ ?微賤隸卒。官宦子弟謙稱其做官父親之詞。
引證解釋
⒈ ?微賤隸卒。官宦子弟謙稱其做官父親之詞。
引晉 袁宏 《后漢紀(jì)·順帝紀(jì)》:“臣父故司徒臣 郃,受先帝厚恩,子孫不敢自比於餘隸。”
余隸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余 | yú | 人 | 7畫 | 基本字義 余(餘) yú(ㄩˊ) ⒈ ?我:“余將老”。 ⒉ ?剩下來的,多出來的:剩余。余糧。余興。余悸。余孽。節(jié)余。余生。余蔭(指前人的遺澤,遺留的庇蔭)。余勇可賈(gǔ)(還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來)。 ⒊ ?十、百、千等整數(shù)或名數(shù)后的零數(shù):十余人。 ⒋ ?后:“勞動之余,歡歌笑語?!?⒌ ?農(nóng)歷四月的別稱。 ⒍ ?姓。 異體字 餘 豫 馀 漢英互譯 beyond、I、more than、over、remaining、surplus 相關(guān)字詞 缺 造字法 形聲:從人、舍省聲 English I |
隸 | lì | 隸 | 8畫 | 基本字義 隸(隸) lì(ㄌ一ˋ) ⒈ ?附屬,屬于:隸屬。配隸(從屬)。直隸中央。 ⒉ ?封建時代的衙役:隸卒。皂隸。徒隸。 ⒊ ?舊時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:奴隸。隸仆。 ⒋ ?隸書,漢字的一種書體,由篆書簡化演變而成:隸書。隸字。漢隸。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; servant; KangXi radical 171 |
余隸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余隸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