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則
- 拼音píng zé
- 注音ㄆ一ㄥˊ ㄗㄜˊ
- 繁體平則
-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
-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
詞語解釋
平則[ píng zé ]
⒈ ?使法則公平。謂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質(zhì)美惡制定征收稅賦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
引證解釋
⒈ ?使法則公平。謂按照封地大小和土質(zhì)美惡制定征收稅賦的標(biāo)準(zhǔn)。
引《周禮·夏官·大司馬》:“均守平則,以安邦國。”
鄭玄 注:“諸侯有土地者均之,尊者守大,卑者守??;則,法也?!?br />孫詒讓 正義:“劉臺拱 云:‘平則,所謂以地美惡為輕重之法。’案 劉 説是也。此則與《大宗伯》‘五命賜則’義同,即《大司徒》土均之法也?!?/span>
平則的單字解釋
漢字 | 拼音 | 部首 | 筆畫 | 意思解釋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則 | zé | 刂 | 6畫 | 基本字義 則(則) zé(ㄗㄜˊ) ⒈ ?模范:以身作則。 ⒉ ?規(guī)程,制度:規(guī)則。總則。原則。細(xì)則。 ⒊ ?效法:則先烈之言行。 ⒋ ?表示因果關(guān)系,就,便:聞過則喜。 ⒌ ?表示轉(zhuǎn)折,卻:今則不然。 ⒍ ?表示肯定判斷,乃,是:此則余之罪也。 ⒎ ?用在一、二、三……等數(shù)字后,列舉原因或理由:一則房子太小,二則參加的人數(shù)多。 ⒏ ?與“做”相近(中國宋、元、明代小說、戲劇里常用):則甚(做什么)。 ⒐ ?量詞,指成文的條數(shù):新聞兩 |
平 | píng | 干 | 5畫 | 基本字義 平 píng(ㄆ一ㄥˊ) ⒈ ?不傾斜,無凹凸,像靜止的水面一樣:平地。平面。平原。 ⒉ ?均等:平分。平行( xíng )。抱打不平。公平合理。 ⒊ ?與別的東西高度相同,不相上下:平列。平局。平輩。 ⒋ ?安定、安靜:平安。平服。 ⒌ ?治理,鎮(zhèn)壓:平定。 ⒍ ?抑止(怒氣):他把氣平了下去。 ⒎ ?和好:“宋人及楚人平”。 ⒏ ?一般的,普通的:平民。平庸。平價。平凡。 ⒐ ?往常,一向:平生(a.從來;b.終身)。平素。 ⒑ ? |
平則的近義詞
- 暫無近義詞信息
平則的反義詞
- 暫無反義詞信息